福建事业单位这样改革你的行政级别可能被

以前,有小伙伴开玩笑说,找不到工作了就去哪个事业单位当个司机、保洁啥的,说不定还能混到个事业编制。以后,这种情况都不可能出现啦。

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牵动多万“事业人”的命运。年1月,我省出台《福建省事业单位分类实施意见》,将我省事业单位分为行政类、经营类、公益类三类。最近,省政府下发了8个配套文件,说的还是关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这个事儿。

先来看这8个文件:

名字很长,眼花缭乱了有木有。不着急,屏山君来给你说道说道。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关键词首先就把不少小伙伴绕晕了。改革就改革呗,还分啥类?

先来做几个名词解释:

事业单位:根据《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第、号令,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事业单位的分类:根据《福建省事业单位分类实施意见》,事业单位分为三类: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即行政类、经营类和公益类。

(制图陈静)

事业单位们按照自己的所属类别排排坐好了,接下来干啥?俩字,改革!

首先是行政类事业单位,分三种情况:1)可以调整为行政机关的内设机构或者单独设置的,所需行政编制由机关内部调剂。2)只承担部分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将职能划归行政机关。3)而职责任务不足的,则直接撤销或并入其他事业单位。

这类事业单位,要么转为行政机关,要么撤销或者并入其他事业单位。

其次是经营类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按照文件的相关要求应制定转制方案,按规定程序报批后组织实施。

根据文件规定,事业单位将逐步取消行政级别,新设立的事业单位原则上不再明确行政级别。同时,意见还明确要强化事业单位的公益属性,完善相关的监督管理制度,加强对事业单位的监管。

说白了就是,“甩掉两头”——经营类和行政类,该改的改,该撤的撤,该转企的转企;“留下中间(中坚)”——强化事业单位的公益属性。

事业单位改制了,人事关系怎么变?

在事业单位上班的小伙伴们大概要担心了,这单位转企了,我的编制还在么?

根据规定,根据事业单位分类,我省将实行不同的人事管理制度。

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实行以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转为行政机构的,实行公务员制度;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转为企业的,实行劳动合同制度。

另外,文件明确规定,全省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以年底的统计数为基数,由省委、省政府实行总量控制,不得突破。

也就是说,今后我省也不会新增事业单位编制了。

至于那些想到事业单位当个司机蜀黍、保洁阿姨来“混”个编制的小伙伴,还是放弃这种想法把。因为文件也有规定,事业单位中的维护、养护、清洁、绿化、保安、驾驶等岗位,实行政府购买,不再核定事业编制。

编制问题解决了,那工资呢?

编制问题搞清楚了,小伙伴们最关心的问题也来了——咱这工资,咋算?

省政府下发《关于深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意见》中说的很清楚,事业单位将全面实施绩效工资制度,分为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

(制图陈静)

对于工资,文件规定了两大原则:

1、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水平原则上不得高于控制线。控制线由各地综合考虑经济发展、财力状况、物价消费水平、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水平、公务员收入水平等因素之后确定。

2、除国务院以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外,任何地区、部门和单位,不得自行建立特殊岗位津贴补贴项目、扩大实施范围和提高标准。

我的工作单位转企了,公积金住房补贴怎么算?

根据文件的规定,转制单位完成转制后,在过渡期内,原有的正常事业费继续拨付,主要用于解决转制前已离退休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

关于住房公积金,过渡期内,原事业编制内职工的住房公积金中由财政负担部分,转制后继续由财政部门拨付。转制前尚未解决的离退休人员的住房补贴资金,转制时由财政部门一次性拨付。转制前人员经费自理的离退休人员以及转制后离退休人员和在职职工住房补贴资金,从本单位相应资金渠道列支。

养老保险方面,转制后新进的人员执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转企改制前已退休并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转企改制后继续按原办法执行;转企改制后的在职人员,继续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加和接续医疗保险关系。转制后具备条件的企业,可以按照有关规定为职工建立企业年金和补充医疗保险。企业年金和补充医疗保险的企业缴费,按照国家有关财务规定列支。

这次改革从“编制”入手,可算是抓住了事业单位改革的牛鼻子。

从事业单位本身来说,“政事分开”,行政机关与事业单位的职能界限区分清楚,自身职能更加明确,也更有益于事业单位强化自己的“公益”属性。

对“事业人”来说,事业单位用人从“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这也意味着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将打破身份障碍。关键岗位人员、技术骨干按照规定可以实行长期聘用,让市场机制在人才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

此外,还将大力推行的竞聘上岗制度,建立健全考核奖惩、人员退出、领导人员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等制度,也让不少“事业人”能有的放矢,根据岗位需求发挥自己的才华。

同时,事业单位新进人员,除国家政策性安置等确需使用其他方法选拔任用人员外,一律实行公开招聘,用人招聘更透明。

只想进事业单位“混”个编制的小伙伴,可以省省了。

(八个配套文件中的有关机构编制、人事制度、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转企、收入分配等文件看这里,戳下面的“阅读原文”阅读文件详细内容。)

本文来源:福建日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xiadushibao.com/hxdsbfz/116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