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王岐山在闽调研期间,考察了包括“振成楼”等龙岩永定土楼,对客家文化赞赏有加。
振成楼上的楹联,分为“家国篇”、“修养篇”、“处世篇”、“立业篇”和“气节篇”,字里行间传达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丰富哲思,为后辈确立了为人处世、自我修养的规范。
近日,福建省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海峡都市报与福建国学堂联合推出“解读客家家训”栏目,探寻客家家训背后的精神内涵。以上是年10月22日发布在海峡都市报的客家家训解读--立业篇,以下是福建国学堂的梁老师为大家悉心详解的内容全文。
修齐治平建功立业
在崇山峻岭、青山绿水间,在或圆形或方形的土楼内,在大街小巷上,在历史的回声里,我们仿佛听到稚嫩的童声在一遍一遍地诵读着传家楹联。百年来,永定客家土楼里的孩子们就是在诵读着家规祖训中慢慢长大的。
永定客家土楼蕴含着博大精深、蔚然壮观的文化内涵,其中的立德修身、亲和重伦、清廉高洁、勤劳俭朴、诚信友善等传统文化理念特别突出。身在土楼中,思绪荡漾在历史与现实交潜的时空遂道里,土楼的客家文化植根于客家人血统里,体现在客家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振成楼中堂大厅的两幅楹联,其中一幅是:“振乃家声,好就孝悌一边做去;成些事业,端从勤俭二字得来。”这幅楹联指出:要振起家声,应当沿着“孝”和“悌”这方面做去;凡成就事业,都是从勤和俭中得来。
振乃家声,好就孝悌一边做去孝悌之道,自古乃为五伦之先,百行之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悌”乃为道德伦理的根本与基础。
一个人一生的成败在心量,在智慧,而孝悌就是心量的根本所在。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下边是有人总结的,母亲一生的八大谎言,看了之后,确实是感人肺腑。儿时家里穷,母亲把饭分给孩子吃,说我不饿。偶尔有鸡蛋吃的时候,母亲不吃,说我不爱吃。半夜醒来,看到母亲还在干活,说我不困。高考结束的铃声响了,母亲递过一杯水,母亲干裂的嘴唇和满头的汗珠,说我不渴。母亲几年没有穿过新衣服,说我不爱。孩子寄钱回来,母亲坚决不要,说,不需要。孩子长大了,想把母亲接来享享清福,母亲说,不习惯。晚年,母亲患了病,医院,母亲说,我不疼。
常言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比尔盖茨说,人生中两件事不能等,行孝和行善。
羊且知跪乳之恩,鸦还有反哺之义。
百善孝为先,给父母的一杯清茶,端给他们的是一份贴心;一个关切的电话,送给父母的是一份欣慰;点滴小事,蕴藏着无限孝心。
《礼记》上还有一段,告诉我们怎么样孝敬父母:“一举足而不敢忘父母。”就是真正的孝子,每走一步路都不敢忘记父母,他会注意保护身体。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一个孝子每说一句话都不敢忘记父母,他就不会口出恶言。为什么?因为你口出恶言你骂别人,别人也会回骂你。“忿言不及于身”,“不辱其身,不羞其亲,可谓孝矣。”不辱没自己的身心,不让你的父母亲蒙羞,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孝子。
有一个孩子感冒了,他在日记上写上:今天我感冒了,我很难过,不是因为我感冒很痛苦,而是我感冒了是不孝,因为“身有伤,贻亲忧”。所以当有孝心的孩子会不会养成很多摧残自己身体的坏习惯?就不会,他会自爱,他会自重。
再来“德有伤,贻亲羞”,所以他有这份孝心,他会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绝对不能让父母丢脸。诸位朋友,我们小时候最怕听到哪一句话?“你真没家教”,这句话好象突然一听啥坏事都不敢干了,深怕丢父母的脸。所以孝心一开,善行就开了,教孝特别重要,不得不教。孝不只是德行的根本,同时可以让我们判断一个人好不好,判断合作的伙伴,甚至于很重要的选择伴侣,“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其实男怕入错行也是要看对人,你要跟对人事业才有好发展;女孩子要找到好的对象,一生才有保障,不然一生都会很辛苦。那要用什么标准去看好的对象?其实孝道就可以帮我们。
教孩子孝,很重要的一个关键点就是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
“悌”里面首先说到“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兄弟连枝各自荣,些些言语莫伤情;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弟兄同居忍便安,莫因毫末起争端;眼前生子又兄弟,留与儿孙做样看”。所以孩子一生为人处事的态度、能力关键点还在家庭教育中。而当我们能够力行孝悌之道,也就扎下孩子一生的根基。这也是孝的体现。
小孝爱人,大孝爱国。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充满爱心,从我做起,不仅自觉地孝敬父母、尊重长辈,而且每天都能自觉地为他人献出一份关爱,那么整个社会一定会变得更和谐,世界会变得更美好。
孝敬父母长辈、友爱兄弟姐妹是兴家旺业的基础,勤和俭是做任何事业成功的要素之一。
成些事业,端从勤俭二字得来勤能补拙,俭可养廉。
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勤俭节约是国人的一种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历史上的有识之士从家族兴衰、社稷兴亡、朝代更替的无数经验教训中得到的一条深刻警示。近年来党中央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就是从这一警示中作出的一个事关国家长远发展和民族兴衰的战略举措。
商纣王在吃饭的时候拿了一个象牙的筷子,被一个大臣看到,就知道国家会有大难。商纣王拿着一个象牙的筷子,他要用什么样的茶杯?玉杯,要配什么样的盘子?可能要配黄金的盘子。那配黄金的盘子,请问要什么样的食物?山珍海味。吃着山珍海味总不会穿著一个T恤衫,会穿什么?会穿绫罗绸缎。你穿绫罗绸缎总不会住在一个木屋里面,那就要盖什么?所有奢华的皇宫建筑都出来了,要花多少钱?要跟谁要钱?老百姓的血汗钱统统把他搜刮出来,老百姓连养活自己父母妻儿的钱都被他抢过去了,到最后会怎么样?起而讨伐他。
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人类,要想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这四个字。
诸葛亮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
范文正公最痛恨子女贪图享受富贵的生活。纯仁成亲时,曾用绫罗做帐幔,被父亲严厉斥责。纯仁完全继承父亲的德风,上朝时穿官服,回家后马上换上粗布衣服,做自己该做的事。
养成勤俭的习惯,贵在坚持。牢记“以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为荣、以铺张浪费、奢侈挥霍为耻”的观念。如果每个家庭都要节约持家,不铺张浪费,不超前消费;每个公民都养成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一滴油、一粒米的良好习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从我做起,从小事作起,真正付诸实践,长期坚持,勤俭的传统美德就一定能在全社会进一步发扬光大起来。
福建土楼扬天下,楹联珠玑励后人。如今,振成楼以其独特的风格魅力,吸引一批又一批中外游客纷至沓来、络绎不绝;楼中楹联以其蕴含的深邃哲理,润泽一代又一代土楼人茁壮成长、顶天立地。
福建国学堂公益读书会课程时间每周五晚上
19:30-21:00
《常礼举要》
每周日上午
8:30-11:30
《论语讲要》
每周日下午
14:00-15:30
《了凡四训》
课程地点:福州屏东中学大礼堂
我们为什么免费
因为从古至今,国学就是祖先给予的无价食粮,代代相传。我们的职责是传承。我们传播的是中华精神,是国魂;是育己育人,是下一代的希望。我们谦卑,向先人及万物鞠躬,以心合万象,何敢提钱财?如果您也想学习先哲智慧,开启精彩人生,那么就赶紧加入我们的读书会吧!
推
荐
「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网址:北京看白癜风疗效好专科北京手术治疗白癜风费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xiadushibao.com/hxdsbfz/1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