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便宜 http://pf.39.net/bdfyy/bdfzg/150318/4593008.html
*刊发的都是半虚构故事
是刑警刘星辰在苍衣社开设的故事专栏,记录了他在重案队十年期间参与和破获的各种重案、大案、奇案,旨在让大家更了解公安一线刑警的工作,同时在故事中伸张正义、读懂人性、获得警示。由于涉及机密和隐私,作者对一些细节进行了模糊处理,部分情节有所改动。
大家好,我是脸叔。
苍衣社我最不敢催稿的就是刘Sir,经常发一个消息,一两天才回我。一问,有任务,不能带手机。这篇文也是,刘Sir抓人抓到凌晨,回家熬了个通宵才写完。
文末点个「在看」,支持一下长腿警察叔叔吧。
★★★
刚上班,宋队冲进办公室:“哥几个跟我出去一趟,来了个麻烦事。”
在车上,我问:“怎么回事?”
宋队皱紧了眉头,“有人要炸火车!”
我们来到刑侦支队,铁路公安侦查处的人正在进行案件汇报。
一份刑侦报告投影在大屏幕上,三天前,列车号为H的火车在晋宁铁路徽州段km+m处遇到障碍物发生碰撞,起初列车员并没有当回事,只是照常规将情况返回列车段,列车段第二天安排人对这段铁路进行巡检,结果在碰撞处发现了一包未爆炸的雷管。
铁路公安局对此展开了调查,但由于铁路公安人员不足,所管理的辖区仅限于铁路沿线段,所以要求当地公安机关帮忙协助调查。
昨天市局经过研究决定组成一个专案组,由我们分局刑侦大队出人协助铁路公安部门一起侦破这个案件。
我看了看周围,除了我们大队的四个人之外还有五六个刑侦支队的,另外四个人不认识,估计是铁路公安局的,这都是专案组的成员。
听完报告后我们就赶赴现场,由于不是命案现场,周围并没有布置警戒带,看起来只是一段普通的铁路。
★★★
铁路的沿线都是路基石,两边种着灌木,再远一点是农田。远处能看到个村子,一条蜿蜒的土路穿过不远处的铁路涵洞延伸到这里。
没时间解释了,快上车铁路公安同事告诉我们:“为了保障火车运行,在发现状况之后维护员就将雷管清理掉了。”他指着铁轨边的红色标记,“这里有一块石头,放在左侧主轨与护轮轨之间,火车将这块石头撞碎成三块,总重量在28.6公斤左右。
沿着撞击点向北2.7米的地方,我们在铁轨左侧和枕木的连接处发现一个灰色布包,里面是用白色塑料绳捆在一起的四根雷管,雷管长13.5厘米。其中四根雷管引线缠在一起,最长的一根引线端只剩下一个拉火管,地上有一些黄色粉末。”
“现场发现的东西在哪?”我问。
铁路公安的同事搬来一个纸箱子,里面有三块石头,四根雷管和一堆散落的物件。雷管已经被拆掉了,里面是空的,只剩下引线。
“这也是在现场发现的?”我拿起一个被撕开的火腿肠肠衣问道。
“这些东西是我们在事发现场前后延伸四百米收集到的,但不确定和嫌疑人有没有关系。这条铁路上十几分钟就有一趟车,车里的人经常随手往外扔垃圾,维护员沿着铁轨走,一天能捡好几车垃圾。”
我仔细看了下箱子里的垃圾,除了火腿肠包装之外,还有方便面的包装袋、纸杯、和苹果核之类的。
“这个爆炸物原本是什么样的?”黄哥蹲在地上摆弄空心雷管。
“我们也不清楚,当时是排爆的人来把雷管直接拆掉了,里面的火药都被倒了出来。”
我和黄哥带着零碎的雷管找到排爆大队的人,让他还原下现场的情况。
排爆大队的人说:“这个炸药包制作的很粗糙,四根雷管捆在一起却连基本的串并火线原理都不对。雷管筒有些锈迹,上面沾着黄色的火药粉,四条引线露在外面,其中三条引线附在一条引线上。
类似这样的雷管嘿,这个制作雷管的人估计是把雷管当做鞭炮了,以为把线串在一起就能一起引爆。而且当时我们发现的时候,雷管上只剩引火线,没有导火索,也就是说这个雷管根本没法点燃。总的来说,做这个的人没什么经验。”
“雷管是列管爆炸物,一般人能弄到吗?”我转头问黄哥。
黄哥想了想,“来的时候,我就看到有载着石头的货车开出去,那边好像有一个矿场。采矿常用雷管爆破,我们可以去看看。”
我点点头。这个案件的突破口就是雷管,国家对于雷管的管制特别严格,只要找到雷管的来路就能找到罪犯。
宋队立刻安排我和黄哥去矿场调查,其他人以案发现场为中心扩大面积进行摸排。摸排可以说是最费时费力的工作,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没人会选择,但现在的情况已经让我们没有选择的余地了。
事发地点在铁轨边,放眼望去周围都是农田,距离最近的村子有四五百米,别说监控了,连盏路灯都没有。
摸排的目标很明确,一部分去周围的村子打听,看看最近有没有可疑的外来人出现,排查的范围是方圆三公里,共涉及八个村庄。而我和黄哥则去寻找雷管来源。
★★★
我和黄哥来到矿场,这个矿场是开山建成的,看上去很简陋,几个板房就是办公室。我们走到半山腰,穿过一片空地看到一个矿洞,一根长长的电线拉了进去,地面上还有生锈的铁轨。
我们找到矿场的负责人,一问心就凉了半截。
这个矿场是一个镁矿,只有一个矿井,大约一百多米深。为了安全,早就不使用雷管了,现在使用的都是小型定向爆破。而且这个矿已快枯竭了,估计年底就要关闭。
我和黄哥无奈,只能回到村子里。专案组的同事已经来过了,没什么有用的信息。
我们找到了村长,他大概四十多岁的样子,大腹便便,穿得倒很整齐,脚上铮亮的皮鞋与泥泞的村中小路完全是两个画风。
见了我们,村长倒是很热情,笑得嘴角裂到了耳根,露出几颗大金牙。
村长介绍了下村子的状况:村里一共二十几户,不到一百人,一半人务农,一半人在矿厂打工。白天进了村子只有老人和小孩,种地和打工的青壮年得晚上才能回来。
这个村长东家长西家短的讲得滔滔不绝,黄哥在认真做笔记,我听得有点头晕,起身出去透透气。
其实比起能侃的村长,我更希望找到村里的村民了解情况,也许能找到案件的突破口。
正想着,我看见一个年轻人从村口的小卖店走出来。他看到我之后特意将头转过来盯着我,往我这边走来。
村里的小卖部“你是这个村子里的人吗?”我问。刚才村长还说村子白天几乎看不到年轻人了,这突然就蹦出来一个。
“你是警察吗?”他没回答我的话,还反问了我一句。
我饶有兴趣地看了他一眼,“你怎么知道?”
今天我并没有穿制服,他居然一眼就看出来了。
“村里就这几个人,谁还不认识谁啊。这几天好多警察来这里,我也被问过话,你们是不是在查铁轨被放炸药的事情?”
“嗯。”
这年轻人挺机灵的,我正愁找不到合适打听消息的人,他倒是个不错的对象。
“你叫什么名?多大了?在村子里住吗?”
“我叫李哲,今年19岁。”
“你上大学了?”我又问。
“我明年上高四。”李哲回答。
原来是个准备复读的孩子,我重新打量他,他穿一条卡其色休闲裤配白衬衫,脚上的白胶鞋已经泛黄,但是洗擦得干干净净,和村子里大多数人的打扮格格不入。
“好好加油复读,争取考个好大学。”
“我已经考了我们村的第一名了,但是也没什么用,只能上个三本,学费太贵,家里给不起。我自己打工再复读一年,我要考一本!”他握紧了拳头,眼神很坚定。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掏出两百块钱,“这个,算是我自己的一点心意吧。你好好加油,以后会有出息的。”
他犹豫了一下,接过钱,小声地说:“谢谢……”
我准备再去别处查看一下,他又叫住我:“我……我有线索想举报……”
他这话让我又惊又喜,惊的是我以为他在学校读书与村子脱节,已经放弃了从他这里得到消息的可能;喜的是我们正愁找不到案件的突破口,他却说能提供线索。
“你能提供什么线索?”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