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山采风作品7姚添丁永远的九日

白癜风的治疗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3%8E%E6%9D%A5%E4%BA%86%C2%B7%E5%B8%A6%E4%BD%A0%E8%B5%B0%E5%87%BA%E7%99%BD%E7%99%9C%E9%A3%8E%E9%98%B4%E9%9C%BE/20783753?fr=aladdin
公益中科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032465.html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我还在丰州的华侨中学念高中,平日就常常听当地同学讲学校附近有座山,山上有石头,石头刻着字。听着听着次数多了,不禁欣然神往,自然而然萌发去游游念头。于是选择一个周末约上同学兼向导,步行到那座神往许久山下。当时我感到很惊讶,怎么都没想到一个普通小镇竟有如此“世外桃源”的美丽景致,姜相峰、高士峰、摩崖石刻、祈风碑刻一一跃入我的眼帘,令我顿时倍感惊喜,真真流连忘返。那一次登山后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以后便时不时常来登山。每次登临山顶远眺,望着山下百姓人家,总是感慨岁月沧桑,不免感叹历史沉浮。

  我们现在都知道九日山作为我国著名海外交通史迹,还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点。根据《南安县志》中记载:“自晋以来,士大夫避世氛多游息赋咏于此,至唐而益盛,笔墨与兹山并传”。其实单就史料价值而言,九日山最珍贵的当是宋代海交祈风石刻13方,记载从北宋至南宋多年间泉州地方官吏为番舶祈风史实。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来泉州进行“海上丝绸之路”考察,来到九日山时各国专家学者对此胜迹赞叹不已——“作为朝圣者,我们既重温这古老的祈祷,也带来了各国人民和平的信息,这也正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对话之路综合研究项目的最终目的”。

  一旦有机会来到了九日山,你肯定会发现山中无石不刻字。祈风石刻仿佛带领我们走入漫长历史时空隧道,我们依稀能听见历史熟悉匆忙的回声。据史料记载,宋元时间泉州海外交通相当发达,当时来泉州经营海外贸易的蕃舶要靠风驾船,来泉的蕃舶在春夏东南风而来,秋间则顺东北风而去,所谓“东遣舶,夏回舶”。而每年的番舶扬帆之际,泉州郡守和市舶司有关官员及泉州知名人士都要登九日山昭惠庙,为番舶祈风,并刻石留记:“有郡守倪思正甫,提舶全茂实腾,遵令典祈风于昭惠庙”,“大守贰卿颜颐仲,祷回舶南风,遵齐曲也,提舶寺丞刘克逊俱祷焉”,“舶司岁两祈风于通远王庙”。

  我们眼前的那一石一刻都是历史的宝贵记忆。九日山现存的众多宋代时期祈风石刻,这些满满承载着历史记忆光芒的坚硬石刻,满满记录着往来贸易轨迹,满满抒写出海洋性格,满满凝固众生百态——丝绸、茶叶、瓷器……这些具有浓郁古代泉州元素物产源源不断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由此我们先人既收获物质富足,也满载友谊馈赠!当我们今天重新梳理这些石刻记忆,我们发现正是这些坚硬清晰的祈风石刻,让我们再次闻到宋元时期浓郁生命气息,虽历经无数时间流逝和岁月吹打,却能始终昂首挺立诉说当年无比辉煌的贸易交流史,正是那方方坚硬石刻的生命极致延伸,也是我们智慧先人无声厚重告白。

  其实,那千年以来,九日山就这样默默注视庇佑着方圆附近百姓人家。山下人家,承接遗风,朴实凝重。自古以来,这些靠海生存的人们秉承了冒险和开阔的海洋般性格,他们总是习惯不安分,总是敢于大胆走出家门,善于海外求索冒险,把人生的视野最大延伸至无边无际海洋世界,他们头顶蓝天,他们脚踩大海,时刻在与天争、与海斗中扬帆远航,搏击命运挑战,抒写未知精彩,这是何其壮阔豪迈的大胸怀与大气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今天他们的后人们已将这种广纳冒险的精神品质代代承继下来,直接成为延续先祖遗风和海洋智慧的最好精神范本。

  我现在终于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一座山的气质和一个人的生命是连在一起的,朱熹和马负书注定是九日山绕不开的人物。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分别于绍兴二十一年(公元年)和淳熙十一年(公元年)两次游览九日山,期间写下《题九日山》:“昨游九日山,散发岩上石。仰观天宇旷,俯叹尘境窄。归来今几时,梦想挂苍碧。闻公绪茅地,恍复忆畴昔。年随流水逝,事与浮云失。了知廊然处,初不从外得。遥怜植杖翁,鹤骨双眼碧。吟啸明月中,秋风桂花了。”并题“九日山”三字,后因年代久远湮灭不存。而福建提督马负书,这位清乾隆元年的武进士,虽悍为武将,然尊崇理学,性酷爱书法,尤善写大字,乾隆三十二年(公元年),马负书游历九日山感到叹惜,遂萌发重书“九日山”想法,并即书刻于西峰东坡峭壁,而他正好病逝于重书“九日山”这年,“九日山”三个大字终成为马负书生命绝笔。

  真的算算这二十多年以来,我就有数不清登临九日山的经历。我最近一次是带妻儿登九日山。儿子一到山脚下就迫不及待上山,看他那副跃跃欲试模样,我想当年我也是这般爬上山的。儿子身后是那方挺拔峭立石刻,很快儿子站立祈风石刻照片出来了。眼前这幕情形让我倍加感慨,历史和现实这样和谐定格在一起,厚重和童真这样默契融为一体。我心里想等我们的后人将来审视那些承载历史信息字迹时候,肯定也会被里面蕴藏遥远故事深深吸引住,因为那些字迹背后隐藏着无数的丰富与无穷的精彩,这些肯定成为他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食量和文化财富!

作者简介

姚添丁男,汉族,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泉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年出版随笔集《光阴的故事》,年出版散文集《那时花开》。其中评论《如何让选人用人机制真正取信于民》获中央纪委、中央外宣办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反腐倡廉“好评论奖”,散文《当精神和梦想在一起》、报告文学《坚守与突围》分别获全国“弘扬石文化共筑海丝梦”征文大赛一等奖、三等奖,并获南安市第四届“武荣文艺奖”。

张梓昌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摄影家协会理事、福建省摄影家协会航拍分会副会长、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泉州地区首席代表、泉州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南安市摄影家协会主席、高级摄影师。有多幅摄影作品在国际和国内各级摄影比赛中获奖和入选,荣获泉州市人民政府颁发的第三届、第七届“刺桐文艺奖”,南安市人民政府颁发的第一届至第四届“武荣文艺奖”;先后九次被泉州市摄影家协会评为“优秀会员”和“先进组织者”称号;举办八次个人摄影作品展和航空摄影作品展,入编《中国摄影家全集》、《中国优秀摄影家》;被中国艺术摄影学会评为“中国优秀摄影家十杰”,荣获”福建省杰出摄影家”提名奖,泉州市摄影家协会“摄影功勋奖”称号。年开始,张梓昌利用航空动力滑翔机载人升空飞行60多次进行航空摄影,航拍的事迹和作品先后被《香港大公报》、《福建日报》、《海峡都市报》、《福建画报》、《泉州晚报》、《东南早报》和福建电视台、泉州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和发表。

九日山采风作品往期回顾

洪少霖:九日山问石(外一章)

黄荣周:九日山(组诗)

陈永焕:海丝寻源九日山

陈志泽:九日山二题

林世铨:雨中登九日山

郑剑文:一代海神通远王

------------------------------------

《南安作家》文学微刊

1、《南安作家》投稿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xiadushibao.com/hxdsbjj/113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