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治疗白癜风专业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N海都记者陈恭璋/文马俊杰/图
一颗橄榄20元!!!
你信吗???
闽清白河江的橄榄,一颗卖出20元的“天价”
金秋时节,橄榄将熟。沿着闽江溯江而上,两岸青山如黛,遍植橄榄树,一颗颗碧绿如玉的橄榄果,挂满枝头。
在距离福州城区五六十公里的闽江北岸,有一个叫白河江的自然村,85户人种植着多亩橄榄树,年销售额多万元,人均年收入12万元,被称为“中国橄榄第一村”,在年,该村的橄榄卖出一颗20元的天价。
在该村村民中,今年56岁的张孔江被誉为当地的“橄榄大王”,从年开始,高中毕业的他扎根深山、苦心摸索橄榄种植技术,靠贪吃的松鼠发现三株优质橄榄种树,上世纪90年代花千元天价买种枝……他的故事在当地广为人知,昨日,海都记者来到该村,揭秘“橄榄大王”背后的故事。
听说哪有好的果树,种苗,张孔江立马就会跑去调研
个小胆大摘果量远超常人
昨日上午,海都记者来到闽清县梅溪镇,镇上有一条和河道并行的小山路,通往白河江村,山路两侧均是橄榄林。驱车两三公里后,就到了张孔江的橄榄林。张孔江正站在果树下锄草,多年的劳作让他略显瘦小、皮肤黝黑。
橄榄基地位于闽江北岸梅埔村白河江自然村,约有两万多棵橄榄树
他说,梅溪镇种植橄榄历史悠久,他从记事开始,父母就种植橄榄,但只是当作副业。年,高中毕业的他就回家务农,边种水稻边种橄榄树,其中橄榄主要卖给当地的加工厂。
橄榄基地
该村村民说,张孔江很肯吃苦,个子虽然小,但胆子特别大,也爱钻研。比如采摘橄榄,过去的橄榄树都很大、很高,人需要爬到树上摘橄榄,但树枝比较脆,张孔江敢摘树端和树枝末梢的果子。正常情况,一个人一天能摘斤左右的果子,张孔江能摘三四百斤。
同时,橄榄树的嫁接成活率一般很低,但张孔江的嫁接成活率特别高,他经常被人请到周边的村子帮忙。
贪吃松鼠发现三株好种树
张孔江说,年,在广东、莆田,青橄榄一斤卖出三四元的价格,一下子让大家醒悟,原来橄榄这么值钱。他就自己开山种植橄榄树,但橄榄树需要七八年才能结果实。他就一边继续种田,一边照顾橄榄树,每年种田积攒的钱,都用来扩大橄榄林。
在上个世纪90年代,张孔江和同村的三四个农户承包村里的一片橄榄林。一天,他在劳作中发现,这片橄榄林中有三棵橄榄树的果实十分讨松鼠的喜爱,树下都是吃剩的橄榄核,而其他橄榄树下却很少,他一吃,果然特别松脆、回甘持久,而且果实更香。
他说,根据果实的特点,他取名“大个子”、“小个子”和“2号”,他就将这三棵橄榄树的树枝嫁接到其他橄榄树上。如今,除了“大个子”被淘汰外,“小个子”和“2号”还在,其中“2号”就是如今知名的“梅兴2号”。
橄榄的品种不断在淘汰、更新中,市场的挑剔,不断要求橄榄种植户更新新品种。年左右,在广东市场上,一种名为“檀香”的橄榄十分畅销,这种橄榄两头尖、颜色呈黄色,斤能卖到七八百元。而白河江村自清朝开始,村里就有檀香橄榄树。张孔江就花钱买来树枝进行嫁接。
上世纪90年代花千元买一根种枝
每年的橄榄收成季节,张孔江不断到闽侯、永泰等橄榄种植区,凭借着自己的经验寻找口感更好的橄榄树。
在那几年,他几乎每一年都要花几千元购买橄榄种枝回家,有的一根都要上千元,回家后,他会将这些种枝嫁接到自家的橄榄树上,有时候,一棵树上会嫁接三四个品种。
按照过去的嫁接技术,嫁接后的橄榄树需要三四年时间才能结果,张孔江就和该村的村民不断摸索嫁接技术,缩短结果时间。一次次的试验,高位嫁接技术就这样探索出来了,这种嫁接技术,次年就能结果。
有农户年收入万
因水质好、气温稳定、土壤疏松等自然条件优势,闽江自水口以下至福州洪塘以上的两岸,是著名的橄榄产地,而张孔江所在的白河江村素有“中国橄榄第一村”的美誉。
白河江自然村只有85户、多人,村里家家户户以种植橄榄为业,全村目前有橄榄树多亩、3万多株,年销售额多万元,扣除成本后,人均收入约12万元。年,当地一农户年收入万元,创下纪录,其中一个橄榄品种,2.5公斤卖出2.5万元的天价,平均一颗橄榄约合20元。
如今,在闽清县委县政府和当地镇政府的扶持下,当地大力发展橄榄特色农业,为农户提供生产技术、产品营销等服务,形成了集规模化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农业农村部近日发布公告,认定全国个村镇为第九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镇,闽清县梅溪镇(橄榄)就入选其中。
统筹:小燕编辑:小丹
您可能还想看这些
》如果你不想上班,就去凌晨的福州街头走走
》95后女教师与70后中年男家长聊天记录曝光
海峡都市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xiadushibao.com/hxdsbjj/11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