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周六上午的泉州后城沿路摆满古玩地摊,这是逢六古玩地摊的“鬼市”,广大收藏爱好者齐聚在这里交流心仪古玩已成惯例。而在后城号由泉州钱币学会和鲤城文旅集团共同主办的“古厝有鲤——清源山人钱币文化沙龙”以“泉藏分享·泉程有益”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也在上午9点正式开始。本次活动,邀请了钱币收藏爱好者、福建省钱币学会会员郑再生为我们分享中国历代货币展,一同走进钱币世界。清源山人立足钱币文化传承,多年来通过多维度开展形式多样的钱币文化交流活动,致力于普及钱币收藏知识和弘扬中华钱币文化。他为本次活动提供了全部展品。
海峡都市报小记者们也来到活动现场进行采访,走进货币世界,学习钱币知识,品味钱币文化,感受中国历代货币一方一圆一乾坤的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
郑再生向海峡都市报小记者详细介绍了货币的起源和货币发展脉络
小记者们踊跃参与钱币知识互动回答通过参观“中国历代货币展”后,观众对中国历代货币有了较为系统的了解和认知。当晚,郑再生老师作《五代泉州永隆通宝铸地及出土的钱范》专题讲座,为听众讲述了关于五代十国时期闽国铸造永隆通宝大铁钱的社会背景、泉州永通通宝遗址的发现及意义,以及永隆通宝钱范制作工艺及版别。永隆通宝铸造遗址发现填补了中国五代十国时期钱币铸造史的空白,为钱币学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是唐以后首次发现的硬质钱范,它作为中国历代货币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为我们研究五代十国时期铸钱工艺和版别的鲜明特性提供了实物依据,同时也有助于促进对闽国历史和经济发展的研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