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峰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告诫人们人活世上,争的是一口气)

你喜欢闽南俗语吗?海都记者从这本书里摘抄了一些,一起来读读看,猜猜啥意思,要是不会念,问问身边的闽南人吧:

据了解,这部《闽南俗语》已经被福建省图书馆、北京图书馆等收藏了

19岁那年,我离开家,到平和县城工作,先后在平和县水电局、山格公社、平和县委办、县农办等单位时间如白驹过隙,一晃我已经71岁了

2007年,也就是退休的第二年,我开始着手记录这些“流失中”的闽南俗语,历时8年才完成

细粒籽,省布又省米(调侃人个头小)

《闽南俗语》分上中下三集,共150多万文字,写的大多是以我的日常生活感受,一天写一句俗语,一句成一篇,采用日记形式写就,试着解释其意蕴

n海都记者 曾炳光 白志强 文/图

杜景也有三寸气(比福州海峡都市报电话喻蚯蚓尚且有志气,人难道不如它)

自己的猪屎要拾,毋么看人弄狮(意为告诫人们做事分轻重缓急)

【人物背后】

歹田望后冬,歹某一世人(规劝人们要善待婚姻)

《闽南俗语》这本书

像“有那称就有那砣,有那公就有那婆”、“人脸卡赢大印”、“抓龟走鳖”、“没牛使马”、“没牙欺负软”、“心歹没人知,嘴歹大利害”、“有陈雷,没落雨”……在闽南地区流传甚广闽南俗语深植于闽南语地区,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但我发现,随着普通话的普及,方言俗语在渐渐被遗忘

看起来,这些经历和我写《闽南俗语》完全不搭界但犹记得在平和县委办当秘书的11年,我常和领导下乡,因此有很多机会接触到各地的风土人情、民间故事,这里就不得不提闽南的方言和俗语

比如,2008年10月18日,我莆田海峡都市报电话与家人游览西安,上午参观西安瓮城,城墙城高12米、底宽18米、顶宽15米,我想到“脸皮卡厚过城墙”这句俗语,就记录下来

爱水,毋惊流鼻水;健康,卡赢做老祖公(规劝人们要重视健康)

凡事讲大概,做人卡称彩(规劝做人不能太计较)

说到底,写《闽南俗语》这件事,和我的家乡——平和九峰,有很大的渊源

九峰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这里的人说闽南语,也讲客家话,我一直觉得家乡话特别亲切动听

好览捡,卡赢甲人借(规劝人们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没名没姓,问锄头柄;七分茶八分酒,敬人用双手(告诫要注意礼仪)

在我眼中,俗语完全可以和成语相媲美它虽然很土,有的还很粗俗,却保留了生活的原汁原味,能生动、形象、准确、充分地表达,像土特产一样,自有一番特色和韵味“海峡都市报便民热线十句俗语九句真”,俗语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人人都生活在俗语之中

一直以来,海峡文史馆都在收集跟漳州有关的地方文献,文史馆馆长江焕明认为,《闽南俗语》这套乡土文学,是祖祖辈辈口口相传形成的文明结晶,很多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的历史文化遗产面临被遗忘,甚至消失的危险,尤其方言中的俗语更不被注目,易被遗忘《闽南俗语》的价值,就在于为保护、传承、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了贡献

再比如,“没那尻川(屁股),毋么吃那泻药”,意是告诫人们,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先确定它可为或是不可为2007年冬至,按传统习惯,一家人要回家团圆,一起搓汤圆、煮汤圆、吃汤圆但是,血糖过高的人,尤其患有糖尿病的人,再喜欢也不敢多吃,胃肠不好的人也能多海峡都市报广告电话吃,我联想到了家乡的这句俗语

我的这部作品,就是“下里巴人”,而非“阳春白雪”我对《闽南俗语》有一个希望,就是能为家乡方言、俗语的传承出一分力,这也算是我对家乡的一种回报

海都讯 故事中的主人公,名叫曾木桃昨日,漳州市海峡文史馆收到了他寄来的《闽南俗语》

输钱毋输阵,输阵碗糕面
白仙风到底是什么
北京白癜风医院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xiadushibao.com/hxdsbjj/5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