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坑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210/5218643.html大漳州又宋代以来,“杨家将”传奇故事以演义、话本、戏剧等形式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百岁高龄的佘太君挂帅的故事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长期从事开漳圣王文化研究的云霄县博物馆馆长、研究员汤毓贤则认为,其实历史上佘太君并无其人,佘太君是以“开漳圣王”陈元光的祖母魏敬(即魏妈)为原型进行的人物创作。
清朝以前的史料从未提及佘太君。地方志中,明代成化时期的《山西通志》只记载了杨家三代,没有佘太君。如果佘太君真为宋初的历史人物,且英勇无敌而又敢于为夫申冤,这样的女中豪杰,即便正史不载,宋人笔记也不可能只字不提。反而是到了清代,佘太君才写入史料,这不是很奇怪和难以令人相信的事吗?
反之,魏妈的事迹却被载入正史,同样也是有勇有谋的女中豪杰、巾帼英雄形象。
据地方史料记载,魏敬(-)字玉钰,号“云霄”,河南汝宁人,是隋中书魏潜之女,为开唐名将陈克耕的夫人。唐总章二年(年),闽粤之间“蛮獠啸乱”,年逾72岁的魏敬披挂挥师南援。然而,援军行至浙江江山县时,因水土不服和爆发瘟疫,儿子陈敏、陈敷和随军的两个孙子相继死亡。魏敬强忍巨大悲痛,挂帅印统军继续南下,在九龙山与儿子陈政会师,终于打退“蛮獠”继续前进。当行至梁山蒲葵关(今漳浦盘陀岭)时遇到了一座石墙环绕的峒寨,队伍中负责主攻任务的将领李伯瑶视察地形后,采取“割鹅颈”战术一举攻破寨堡。而在《平闽十八洞》小说中最精彩的一章“李伯苗娘子寨招亲”,说的是李伯瑶在娘仔寨的故事。汤毓贤认为,明末小说家借杨文广征蛮故事,来寄寓陈元光平蛮史实。《平闽十八洞》曾提到“佘太君百岁挂帅”,其实杨文广根本没到过福建,他的“平南”,只是打到广西去。所以,佘太君的百岁挂帅,实是指魏太夫人披挂帅挥师南来。 如今,云霄威惠庙、将军庙、华庙、燕翼宫等庙宇,供奉开漳圣王陈元光的同时也供奉魏妈(即魏敬),芗城官园威惠庙以及台湾多座宫庙,也都供祀魏妈神像。汤毓贤介绍,云霄古地名是否起源于魏敬的号无从可考,算是历史的巧合。他到河南信阳市固始县考证,当地安阳山上建有一座“奶奶庙”,此庙也称“云霄庙”,据说为天宝年间陈元光之孙陈酆所建,正殿悬匾“云霄圣殿”,主祀魏敬及开漳将士巨型塑像,现为固始八景之一。 汤毓贤认为,魏敬是一名伟大的女性,在“开漳圣地”云霄生活20年,为“平蛮”和创立漳州郡立下功勋。魏妈墓就在云霄东厦镇竹塔村的半径山山麓,目前,只剩下一神道碑。为此,汤毓贤联合漳州文史界人士,呼吁修复魏妈墓,建立魏妈纪念馆。(方章雄)涨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