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漳州东山岛通港路一个工厂内,码得整整齐齐的芦笋制品从这里出发,被输送到世界各地。
看着这些芦笋制品,林银河仿佛回到了年。那一年,他19岁,挨家挨户地去收购芦笋原材料。27年来,林银河一直在跟芦笋打交道;他对芦笋的爱,发自内心。在林银河心里,芦笋有万般好:世界十大名菜之一,可以排毒养颜、清宿便、口感也是非常好……
经过27年的努力,林银河带领福建东山华康食品有限公司成功地将芦笋罐头、芦笋茶、芦笋膏等各种芦笋产品卖到了世界各地。
只是,一提到东山岛,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美丽的海岛、浪漫的沙滩以及各种鲜美的虾蟹,却很少有人会联想到东山的芦笋。这是最让林银河感到“郁闷”的,同时更是他努力的目标,那就是将华康“芦美人”品牌打造成东山的另一张名片。
1远见:逆势扩产静待市场回暖↑一提到东山岛,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美丽的海岛、浪漫的沙滩以及各种鲜美的虾蟹,却没有人会联想到东山的芦笋。其实,芦笋在东山可以说是最特色的农产品之一。全中国也只有东山可以春秋两季生产芦笋。围绕芦笋,东山华康食品有限公司的老板林银河已经“玩”了27年。小小一个芦笋,在华康的厂房里可以变成芦笋罐头、芦笋饮料、芦笋茶、芦笋膏……而林银河也成功将华康的芦笋产品卖到了全世界。今年厦门9·8贸易洽谈会,东山华康食品与山东菏泽签订了合作协议,拟投资2亿在当地投资一个新的芦笋生产基地,将目前的产能扩大一倍。福建东山华康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林银河之所以选择菏泽,按照林银河的说法是,解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山东目前已经成为国内主要芦笋生产大省,靠近原料产地无疑可以节约不少运输成本。而菏泽生产基地占地多亩,投产之后每年生产芦笋罐头在1万吨左右。而这两年,受主要出口国家货币贬值的影响,华康食品在出口贸易中并没有获得很大的利润。在出口形势处在低潮期之时,林银河却依然逆势而上,他有自己的考量。对于食品行业来说,市场需求总归是在的,而且芦笋在欧盟等主要出口国家是非常受欢迎的高端食材,华康在这些地区的采购商有着稳定的合作供应关系,因而林银河并不担心华康的芦笋产品滞销,只是一个价格跟利润的问题而已。“现在提前做好准备,等到国外经济寒冬期一过,我们马上就能够衔接得上。”2理念:亲力亲为生产优质产品↑林银河对华康生产出来的芦笋制品充满了信心。他从19岁开始接触芦笋,27年来一门心思投在芦笋身上。从收购原材料开始,高峰期要给11家工厂供应芦笋,到现今自己办企业、搞生产、做外贸,林银河对芦笋的理解早已超过一般人。林银河接受海峡都市报记者专访逆势扩产,林银河的自信来自于华康对品质的高规格管控。以原材料为例,年非典期间,为了收购最好的芦笋,林银河不畏艰险,带着采购团队穿梭于北方诸省,“每每经过设卡点,都看到一群穿防疫服的人在那边喷来喷去,你说不害怕那是不可能的”,但是为了保证质量,他愿意承担这份风险。华康的员工告诉我们,林银河的生活态度很随性,但是在对待芦笋上面却很苛刻,都要亲力亲为。这种坚持采购最优、生产最好的理念一直延续到现今,华康的芦笋产品不仅直接进入欧盟最好的超市,而且每吨出口价格还能够比同类型产品高出数百美金。3转型:区域、单品突破打造“芦美人”品牌↑做企业,在林银河看来,除了规划要长远之外,更要富有开拓精神。年,林银河是中国芦笋行业第一个“北笋南调”的吃螃蟹者。他当时的开拓,缓解了华康生产原材料不足的窘境。而现今,面对出口形势的新常态,林银河开始转变思路,在国内注册“芦美人”品牌,由出口主导开始尝试转型做内销。由于国人的饮食文化喜好新鲜与现炒,罐头并不是主流餐饮食品,因此“芦美人”主打成品转变成芦笋茶。翻开林银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