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馆开馆公园改名,谁在榆林续写归乡

70多年前,时为《大公报》总编辑的他曾携家眷专程从天津回故乡榆林给父母立碑,在榆林居住一个半月,受到乡亲们的盛情款待。期间他拜师访友、演讲座谈、捐款设立奖学金,竭力为家乡做好事。返津后,他在《大公报》发表《归乡记》一文,对故乡的深厚感情溢于文中。

70多年后,这位因坚持“四不”办报方针受到毛泽东和蒋介石同时尊崇的报界宗师,因原位于西安的陵墓不断受到侵扰和蚕食被迫再次“归乡”,而且,在他那一把“硬骨头”回归榆林两年后,他的纪念馆也正式开馆,陵墓所在的公园也因他而改名,一篇新的《归乡记》得以书写。

他,就是和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水利科学家李仪祉并称为"陕西三杰"的榆林人张季鸾。

8月16日上午,绵绵秋雨中,位于榆林东沙原生态公园内的张季鸾纪念馆正式开馆,馆里展示了大量有关张季鸾生平、事迹的珍贵历史资料,让参观者对这位“报界宗师”有了更深、更全面的了解。

纪念馆中,对张季鸾的“归乡”过程也有较为全面的展示。

年3月,榆林市有识之士正式提出关于将张季鸾陵园迁建榆林的建议,并提出修建张季鸾新陵园的初步设想:陵园宜建在榆林城周边不远的一个地方,陵区内应专设张季鸾纪念馆,刻制唁电唁函、挽联挽诗碑林,展示张季鸾为父母所立的“三绝碑”。此外,还应修复张季鸾故居,从而形成一个以陵园为中心、多方位纪念和研究张季鸾的格局,使之成为榆林乃至陕西的一张文化名片。

年8月,陕西日报“陕北观察”率先发表了题为“魂兮归乡,张季鸾墓或迁榆林”的长篇报道,引起省上领导的重视。此后,张季鸾的亲属给省上主要领导致信,希望将张季鸾墓迁回故乡榆林,时任省委书记赵乐际和省长赵正永都做了重要批示。

年8月,经过省市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张季鸾墓终于迁回榆林东沙生态公园。

两年后的今天,张季鸾纪念馆正式开馆,东沙生态公园也正式改名为季鸾公园。

这些努力,值得每位榆林人点赞。因为,张季鸾“归乡记”的续写,不仅使榆林有了一张闪光的文化名片,也使广大榆林儿女能更好地传承、发扬张季鸾的“硬骨头”精神,不私不盲,埋头苦干,实现经济社会的彻底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北京白癜风治疗哪里最好
北京严重白癜风怎么办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xiadushibao.com/hxdsbnr/19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