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微信有香味,点开就流口水了,莆田人都

闽菜重“香”、“味”,自成一派。莆田涵江位于闽中,有许多特色小吃,涵江煎包就同时具备了闽菜的特色。

N海都记者吴智飞陈小芳马俊杰文/图

海都记者探访了涵江数家煎包店。江口镇一家经营了五十余年的煎包店尤有特色。江口多华侨,许多华侨每次回国都要来吃煎包,因为这里的煎包,包住了家乡的味道,包住了浓浓的乡愁。

数十年老店一天卖千个煎包

涵江区江口镇三角站有家煎包店,店面仅半个篮球场大。店铺虽小,开店时间却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现在的店主黄丽萍,从父亲手中接手了这家店。

店里仅有三张桌子,后面房间堆放着包菜、洋葱、绞肉机等材料、设备,还有做馄饨的锅炉,而包煎包的台子则在店面大厅。记者看到,台子上是一块小黑板,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正”字,一个笔画代表一锅煎包,黄丽萍介绍,一天至少会卖出个煎包,逢周末生意更好。

▲煎包的馅中有前腿肉、包菜、葱段和少许洋葱

煎包出炉记:22分钟一锅

黄丽萍翻开装满煎包的保温箱,热腾腾的香气四散开来。涵江煎包为什么会这么香,黄丽萍一边制作,一边向记者展示了煎包“成长记”。

下午2点45分,女师傅从台子下的木桶中捞起一团面,摔在铺满面粉的台面上。这面团是自然发酵成的。她往面团里加点碱水,揉搓了一会,又拿起来闻了下,“自然发酵的面会发酸,所以需要加碱中和。”如此三遍才停止。

▲和面时需要掌握力度和技巧

2点48分,揉好的面被切出均匀大小的56个小团。黄丽萍从店面后拿出两盆做好的馅。这些馅是用洋葱、包菜、葱、猪前腿肉,以盐、味精、酱油、糖调味。包菜需事先切碎炒好。

▲15分钟的时间,三位师傅一起包好了一锅56个包子

黄丽萍坐下,左手拿起一团面,右手一挤,面团就变成较薄一层面皮。之后,右手持筷夹了一团馅放在面皮上。黄丽萍熟练地用右手拇指按住馅,食指和中指捏住皮一边往里面卷,一边细微地转动。鲜红带绿的馅很快就被面皮包起来,转了一圈,封口形成一个漂亮的圆形花纹。整个过程不到15秒。

三人齐开工,2点57分,面团还有十几个还没包,一个女师傅起身做下锅准备。她用木刷在平底锅上刷了好几遍油,她解释,锅底刷油后煎包不容易被煎坏,此外熟后也好起锅。

▲平底锅里刷上一层油后,包子下锅了

▲一分钟后,打开盖子加入稀面汤

2点59分,煎包已全部包好,一个个被放下锅,盖上盖子,满满一锅56个煎包。一分钟后女师傅掀开锅盖加入面汤,使用面汤能够让煎包的皮不焦,能产生诱人的焦黄色。3点05分,锅盖再次被掀开,煎包被一个个地翻面。3点10分,煎包被淋上了一层油,准备起锅。

▲5分钟后,打开盖子给煎包翻个个

▲又过了5分钟在起锅前加入食用油

3点12分,锅盖掀起,煎包“嗤嗤嗤”地冒着热气,香气四处溢散开来,店门口的大街上也能闻到。女师傅把煎包铲进保温箱,一层薄脆的金黄色锅巴将四五个煎包连在一起,整个煎包两面略带金黄,十分诱人。

用了22分钟,一锅56个煎包终于新鲜出炉了。

▲起锅啦

旅外涵江人带煎包做礼物

记者品尝了刚出炉的煎包,发现它的两面有点脆,又有点韧劲,加入老板自己酿的酱油醋,味道层次更丰富,口感也更好。

▲吃的时候加入辣椒、大蒜、糖醋调和的酱汁更美味

▲煎包好吃往往就在底部的一点焦脆

黄丽萍介绍,自己父亲刚开店面的时候,2个煎包卖1角5分,后来就2个煎包卖2角5分,接下来1个2角、4角……一直到现在的一个煎包1元钱。

黄丽萍的煎包店数十年未改变过煎包的配方和煎制程序,因此味道也为大家所熟悉。对更多涵江人而言,早上买两个煎包配一碗馄饨或者豆浆已经成为标准的早餐。

“煎包迷”陈先生是福清人,平常有路过江口都会绕过来买煎包吃,还要带几个回去给家人。要出国的林先生昨天提前给黄丽萍打电话,预订了60个煎包。

“有时候只能给外面的亲人带去点煎包,让他们能够通过舌头,感受到家乡的味道。”林先生说。在1月份,林先生就买了多煎包带出境,他和他的亲友只要回涵江都会带煎包给大家吃。

为帮助考生准确把握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知识点、考点、题型特点,以及年高考统一命题的风向标,同时为了让考生分享全国优质教育资源,海都报联合全国11家都市报,邀11省市名校名师精心编制《名校名师名卷》。

有关《名校名师名卷》组稿、出版、预订动态消息,可以扫一扫本版







































白癜风专科医院咨询
白癜风照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xiadushibao.com/hxdsbnr/48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