氰化钠已找到,未发生大范围泄漏丨已有11

最新消息:据央视报道,截至16日9时,天津爆炸事故已导致人遇难,其中24具遗体已确认身份。

已接到95人失联报告,其中天津港消防人员72人。

(以下来源:新京报)

根据官方陆续发布的消息,爆炸所产生的烟雾中,有带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甲苯、三氯甲烷、环氧乙烷;爆炸地点存放着的硝酸钾、硝酸钠等硝酸盐物质;爆炸现场下水沟已检出剧毒的氰化物……整个城市,与“毒”为战。

▲昨日,参与搜救任务的核生化应急救援队队员对爆炸核心区土壤进行采样。当天,国家核生化应急救援队官兵分组进入爆炸核心区开展搜救。新华社发

▲应急救援队官兵分组进入爆炸核心区开展搜救。新华社发

▲国家核生化应急救援队准备进入核心区建筑搜救。新华社发

▲应急救援队官兵在爆炸核心区周边检测污染物。新华社发

▲实地检测爆炸区地面:有大量泡沫伴有滋滋声(请在wifi环境下观看)

当夜色降临天津城,很少有人注意到东南方的滨海新区,腾起的灰白色烟雾。

没人料到这是对一场灾难的警告——两声巨响过后,这里成为爆炸中心。

随着爆炸产生的不明气体,稠密,飘荡在附近,似乎在一瞬间点燃人们的恐惧。有人说,在8月13日的凌晨,恨不得屏住呼吸。

根据官方陆续发布的消息,爆炸所产生的烟雾中,有带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甲苯、三氯甲烷、环氧乙烷;爆炸地点存放着的硝酸钾、硝酸钠等硝酸盐物质,属于遇热、碰撞都极易爆炸的固体氧化剂;爆炸现场下水沟已检出剧毒的氰化钠……

抢险救援逐步展开,穿戴着防毒面具、防化服的身影越来越频繁出现在爆炸核心区域,国家核生化应急救援队等专业防化力量投入救援,应对爆炸过后严峻的防化形势。

整个城市,与“毒”为战。

污染物来袭

杨星选择了逃离。

8月13日的凌晨,爆炸过后,大街上行驶的车辆显得焦灼不安,喇叭的滴滴声四起,因为堵车,却不见移动的迹象。杨星是这些队伍中的一员。无数人和她一样,正要离开滨海新区,去更安全的地方。

这一天凌晨4点,天津市环境空气质量GIS发布平台实时监测数据,整个滨海新区5个监测点,空气质量指数未见异常。

至于爆炸的究竟是什么,它们会带来什么,还要等专业监测。

8时,天津市气象局发布消息,称从9时起,污染物将向偏东方向的渤海区域扩散。

人们往外撤离,媒体记者却往里突。有人在爆炸核心区外几百米的位置停留了几分钟的时间,就开始出现头晕、呕吐的症状。

但直到今天,新京报记者身处爆炸区,能察觉到周围被灰黄色覆盖,悬浮在空气中的污染物,仍然阻碍了光线的传播,天气压抑而闷热。

和这里对比强烈的是天津城区,那里天气晴朗,有蓝天,甚至不用佩戴口罩。

天津的爆炸现场,空气是否安全,始终是最被关切的部分。

在8月13日下午18时13分,环保部发布消息,称根据监测结果,能初步确定爆炸产生的刺激性气味气体主要为甲苯、三氯甲烷、环氧乙烷。

但仅半小时后,现场消防指挥部判定,当时发生爆炸的地点存放着硝酸钾、硝酸钠等硝酸盐物质。这些固体氧化剂遇热、碰撞都容易爆炸。

更可怕的是,次日在爆炸现场下水沟里已检出氰化物,说明已经泄漏。

14号下午,距离爆炸点西侧米的海滨高速桥底下,一滩疑似危化品的黑色残留物,仅有两只鞋子大小,但遇到水后,会冒出白烟、火星四溅,发出较大的爆炸声。

在这条长约一两百米的马路上,消防队员共发现7到8处相似的危化品残留物,很多都已挥发掉仅剩痕迹。消防员们怀疑,这些危化品残留物可能含有钠,应该是爆炸时抛撒出来的。

8月14日爆炸事故第二次新闻发布会上,天津市环保产业协会正高级工程师王连卿说,目前所有水溶性的化学物质全部都会存留在事故现场。

危化品之患

面对危机,天津选择求助于军方。

8月14下午,国家陆上核生化应急救援队名官兵,已经陆续赶往天津滨海新区,并进入爆炸现场展开救援和防化,驰援天津。

第一批身穿防护服的官兵,携带手持式空气检测仪等专业设备,徒步进入爆炸核心区。他们要完成的,是对此区域的样品采集、化验分析和数据上报工作。

即将迎接这些官兵的一切,恍如世界末日:四下无人,一片寂静,汽车收音机里还能传出播报,手机那么大的强制报警器,一会儿就发出滴滴的声响。

小型的爆炸仍然在继续,一声轰鸣过后,小朵的蘑菇云瞬间升起,扩大发散。

那里的地面不小心遇到水,会翻腾起汩汩的气泡,发出咝咝声,最后凝结为鱼鳞状的固体。

一旦取下防毒面具,脸和脖子裸露的地方,有一种被晒伤的刺痛,空气中弥漫着酸味,眼睛会开始流泪。

这一天,核生化应急救援队方面透露,已从现场检测出钠元素。

多辆车身写有“中国核生化应急救援”的车辆,一直在进出现场,仅仅这一天,已有四批16名官兵徒步进入爆炸现场了解情况,时长约一个小时。

他们在爆炸现场选取了多个点位进行取样,检测出了钠元素。钠遇水易爆燃,一旦碰上降雨,存在一定危险。

配备专业的防毒面具和氧气瓶的救援人员,则在附近四处翻找。当天夜里,20多名救援人员手拿铁锹进入现场,在外围不时把沙土铲入沙袋,救援队相关负责人透露,他们接到的任务是“洗消”,将不间断进行工作。

根据爆炸企业瑞海国际物流公司的介绍,该公司仓储业务的商品类别里有硝酸钾、硝酸钠等。

防化接力战

8月14日傍晚的东海路,核心爆炸区外,另一场紧急的防化正在进行。

每人手拿着一块长方形编织网,多名救援人员,数人一组,从东海路南侧开始,排成一排巡视,依次将编织网放置在每一个下水道口,一直放到东海路北侧路口。

同时,铲土车跟在后方,往上撒土,紧接着救援人员用铁锹拍打敲实。

救援人员称,他们接到通知,说晚上可能下雨,为防止可能有毒的物质混合雨水侵入下水道,所以这么做。

物质、土壤、空气的取样工作也已经开始进行。

在距离爆炸核心区一公里处,国家核生化应急救援队的两台监测车上,仪器屏幕上有各种监测数据,均显示爆炸核心区外围空气质量正常。

这两套监测系统,一套是远程红外遥测系统,一套是四台便携式仪器组成的侦测系统。队员24小时不间断监测。

15日上午,70名防化官兵进入核心爆炸点周边,在核心区域的4个方位建立了4个监测点,重点对核心区域进行监测,实时掌握有毒有害气体扩散情况。

这组由陆上核生化应急救援队余名官兵组成的救援队伍,携带3G指挥方舱、红外遥测车、化学监测车、遥控机器人等54台专业救援装备车辆,能够实现监测、遥测、侦检、化验和洗消等功能。

至于遗留的氰化钠,新京报记者获悉,双氧水正被紧急调往爆炸区,用来中和氰化钠。

为防止有害物质外流,围堰也正被搭建。这种泥土结构的设备,也被设在万科海港城小区楼下,宽约2米,高度为半米左右,有百米长。

防化在接力。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新华公司也发布消息称,天津滨海发生爆炸后,公司迅速组织核生化防护及活性炭专家团队研判事故污染后续救援需求,并与政府相关部门接洽,分析并提出事故污染物如何净化脱毒的方案。

守候雾散

污染物仍然弥漫,即便是非爆炸核心区域,危险并未完全消除。

这使得撤离随时在进行。8月15日上午,第八大街的后备区,原本停放着消防车辆,安然有序,只是一瞬间,就有交警队长拿着喇叭,称接到上级命令,要求事发核心区无关的人员迅速撤离。

一辆拖车在第八大街的街道上执行车辆清除工作,“接到命令要把救援通道全部让出来”。

人们将污染物散去的希望寄托于天气。

根据美国宇航局Aqua卫星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在爆炸发生后其曾在渤海上空拍摄到天津港有黑色烟雾。

有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说,剧毒物质等化学污染物会往上空抬升到几百米的高空,随风飘走,而呼吸层的水平扩散有限。

8月15日事故第四次新闻发布会上,天津市安监局副局长高怀友说,为防止次生灾害,会通过喷洒双氧水等方式来消解氰化钠,减少毒性。同时组织防化部门勘测氰化钠的位置和范围,组织天津港口有关力量,通过构筑围堰、封堵雨水外排口和污水排放口等方式防止污染物扩散,储存下来的污水会进行专业处理。

也有救援的好消息传来。

这一天下午两点,在集装箱的缝隙里艰难穿行的救援队员,发现了一位50岁的幸存者。被发现时,他手中仍抓着集装箱上的一根杆。随后,医院救治。

仍有人冒着雾气闯进核心区。8月15日上午,爆炸核心区,只穿着T恤短裤、并没有佩戴口罩的两个普通年轻人穿梭在废墟间。

尽管他们曾经的办公室楼的表面已经被炸毁,只剩下一栋钢筋水泥的躯体,但他们说,仍想回来看看。`

氰化物危险告知卡氰化钠

氰化钠剧毒、易溶于水,常用于黄金冶炼、电镀、化学合成等行业。

氰化钠在酸性环境中会产生氰化氢,后者会挥发成气体,弥漫空气中。

人摄入微量氰化钠可迅速致死。非猝死中毒患者,早期可出现乏力、头昏、头痛、恶心、胸闷、呼吸困难、心慌、意识障碍等表现。

颜色

颜色虽然通常是白色,但根据里面混杂的杂质改变,如果里面混杂铁的话,呈粉色。

氰化钠爆炸后变成什么

天津港货物成分复杂,而氰化钠遇到硝酸盐、亚硝酸盐、氯酸盐受热均会发生爆炸。专家表示,化学品之间互相发生反应,最后产生什么物质“不好说。”

应急处理

普通市民应对氰化物危害的唯一办法是远离。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氰化物易溶于水,在灾害发生后,应注意避免摄入灾害区安全性未知水源。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彻底冲洗至少20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勿用口对口)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及时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用1:高锰酸钾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就医。

中毒案例

年2月21日,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大章镇三人场村3名村民非法凿开废弃封闭矿井后,采用氰化钠药剂喷淋盗采黄金矿,3人因吸入氰化物气体中毒死亡。

爆炸事故死亡人数升至人

▲昨日8时许,爆炸事故中心不时发出爆裂声。新京报首席记者陈杰摄

昨日,记者从天津爆炸事故现场指挥部获悉,最新数据公布,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死亡人数已上升至人。目前,在医院收治的伤者中还没有出现死亡情况。

天津滨海爆炸事故进展速览

伤亡遇难者中仅24人能确定身份

据央视报道,截至16日9时,事故造成人遇难,只有24人能确定身份。

已接到95人失联报告,其中天津港消防人员72人。

火情部分集装箱堆积点仍冒烟

昨日上午11时40分左右,事故区域突然再次起火,现场可以听到爆炸声。在事故现场还有明火点位,部分点位还在冒烟。

在昨日下午的新闻发布会上,天津市公安消防局局长周天介绍,爆炸事故现场虽然基本已经无明火,但各种危化品箱物混杂,仍然发热,部分集装箱堆积点位仍然有烟冒出。

昨日13时,按上级统一部署,根据风向调整了整个作战力量部署,参战力量及现场指挥部调整至上风方向,目前各项处置工作按照之前的部署正在有序进行中。

环境17监测点未检测出氰化物

昨日,天津市环保局总工程师包景岭说,8月13日13点至14日24点期间,共现场采集空气样品个,17个环境监测点位中,除一个点位的二甲苯超标一次,超过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1.06倍,其余各点位及其余各项污染物均未出现超标,各点位氰化氢均未检出。

包景岭透露,现场处置人员正在集中力量在隔离区内对氰化物污染进行无害化处理,氰化物污染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鉴于事故现场明火已基本扑灭,再发生大规模爆炸的可能几乎没有,不用担心隔离区外的大气和居民饮用水受到影响。”包景岭说。

国家海洋局昨日通报称,天津港港池及周边海域海水中未检出氰化物、挥发酚。此外,天津港港池及周边海域海水中,酸碱度、硫化物等指标与往年同期相比未见异常。综合新华社

又昨晚,《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称,现场存放的氰化钠找到了,氰化钠将由生产厂家派出的专业人员协同武警护送回河北厂家回收。目前检测结果显示,氰化钠未发生大范围泄漏。

安置一临时安置点集体撤离

昨日10点50分左右,在爆炸事故受灾群众临时安置点天津开发区第二小学,志愿者挨个帐篷通知受灾群众:接上级信息警示,因为风向即将改变,出于安全考虑请大家穿着长衣长裤并戴上口罩有序撤离。

天津市卫计委主任王建存介绍,目前在各个安置点等地方,临床、疾控、心理医生等工作人员都已经展开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可能发生的疫情。

搜救最新获救者未脱离危险

昨日消防搜救组搜救出2人,目前搜救总数为46人。

昨日11时30分,中国核生化应急救援队从核心爆炸区域内集装箱救出一名幸存者。获救幸存者为韩凤群,56岁,河南人,到天津打工2年多,和家人已失联3天,事故当晚还曾和家人通电话。

韩凤群获救后,解放军第医院野医院ICU抢救。医院时,距离爆炸事故发生约65个小时。

昨晚新京报(







































治疗白癜风的好医院
治疗白癜风权威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xiadushibao.com/hxdsbnr/72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