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开始,恒大迎来全新的三年“转变期”,正朝万亿级出发。
3月31日,许家印在恒大年度业绩发布会上宣布,恒大从年开始转变发展方式,全面实施“高增长、控规模、降负债”的发展战略。
许家印表示,“高增长”就是要实现销售高速增长,今年要实现销售亿,到年要实现销售1万亿;“控规模”就是要严控土地储备规模,实现土储负增长,未来三年每年要降低万平方米左右,到年降低到2亿平方米左右;而“降负债”就是要把有息负债每年平均下降亿,到年要把总负债降到亿以下。
不难发现,在恒大的新战略中,无论是“高增长”还是“控规模”,最终目的都指向“降负债”。“要用最大的决心、最大的力度,一定要把负债降下来。”许家印会上强调。
许家印宣布恒大全面实施新战略
在中国房地产高速发展时期,房企高销售往往伴随高负债,这在恒大身上表现尤为明显。然而,从行业发展环境来看,高负债模式显然已不适用于当下,不仅容易蚕食公司的盈利能力,也会阻碍扩张。
年报显示,恒大年实现合约销售额亿元,同比增长9%;核心利润.2亿元,同比下降48%;恒大资产负债率77.9%,同比增加4.2个百分点;净负债率.3%,同比增加7.4个百分点。
对恒大而言,“降负债”是持续稳健发展的重要前提。除了依靠持续高增长,恒大这次还从土地“动刀”。
一直以来,恒大高增长的底气来自于庞大的土地储备。年报显示,截至年,恒大拥有2.93亿平米土地储备。即使在完全不拿地,且每年销售亿货值的情况下,这样的体量仍可支撑3-4年。
在土地储备充足的情况下,恒大决定在拿地规模上进行限制,并采取“负增长”模式,通过节流助力现金储备。
许家印就此算了笔账:“18年、19年,恒大销售回款每年维持在亿左右,如果今年实现销售亿,回款按亿计算,就会增加亿的销售回款。同时,恒大今年减少土地储备万平方米,就等于减少亿的支出。这样一增一减,就一定能实现今年有息负债下降亿的目标。”
恒大一季度销售及回款对照图
对房企而言,拿地开支是最大的成本支出。降低拿地成本,恒大的盈利能力也将得到提升,资本市场也将对此给出估值溢价。
恒大此次大刀阔斧实施战略转型,未来三年要大降负债亿,决心之大、力度之大前所未有。随着新战略的深入推进,恒大将有望进一步提升增长质量,从而实现更为稳健的发展。三年后的万亿恒大,值得期待。
-本文为推广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