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28岁女孩5年公务员,升科长后突

惠小妮说,那是一个阳光正好的冬日,用手遮着额头,抬头看了看蓝天,又撩了一把刚剪没多久的齐耳短发,对身后的老东家默默念了一句:再见。

身后是绍兴的一家机关单位,年12月6日,28岁的小妮姑娘式从这个公家单位辞职,告别了公务员队伍。

辞职前,她已经是单位里最年轻的一名科长。

为什么辞职公务员?

28岁的小惠科长

这两天,各地的公务员面试都在紧张进行着,竞争程度不比之前的哪一年弱,比如说杭州,今年共有人入围面试,争抢个公务员名额,其中有一个岗位的报考比例为:1。

小妮就是在这种残酷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

年年底,进入大四的小妮正准备着研究生考试,而公务员并不是她当时考虑的职业。

只不过身边决定考公务员的同学不少,也算是为自己多一条毕业后的出路,小妮也跟着同学报了名。

她用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看完了《行测训练》和《申论》两本厚厚书,甚至都来不及做一张模拟卷子,就走进了公务员考试的考场。

走出考场,小妮打电话给父亲说,报名费肯定打水漂了,这次考试只当这是一次愉快的人生经历。

等到公布考试成绩,小妮一查,居然是报考岗位的笔试第4名,而且有了面试的资格。

这是一个会让很多人感到恨意的结局。

这个结果自然也是出乎家里所有人的预料,父亲说,既然进了面试,那就不妨好好准备一次,报个面试培训班,真的当了公务员,也是一件有面子的事情。

小妮子捧着2万元现金,在杭州报了一个班。年的3月,结果出来了:面试第一,总成绩第二,顺利录用。

小妮学的是金融专业,考上的这家窗口单位,专业刚好对口。在随后的3年多时间里,用小妮自己的话说,“很踏实、很认真地做好每一件事,不指望能有多优秀,也希望自己不是落后的人。”

年,区里在全市公务员队伍里进行了一次选拔性考试,小妮考上了另一家机关单位的副科长职务。新的单位岗位距离她的专业很远,几乎搭不上边。

“因此这次考试是选拔单位的中层领导干部,按照我自己的想法,既然选择了公务员,那就努力往上走。”小妮说,说是副科长,但因为科长空缺,科室里的工作主要由她负责主抓。应该说,好好干,前途是非常好的。

工作越稳,心里越慌

新单位需要有更多对外的工作,比如说一些群众性的活动。

小妮科长的工作,就是要组织各种活动,作为新人,又是科室的小领导,在组织活动前,她总想着能比以前搞得更好一些。

她开始动手拟定自以为很棒的活动方案,比如说场面可以再大一些,邀请的媒体可以多一些,参加活动的人可以放开一些。

当她把活动方案拿到分管领导那里,领导温和地说:“创新的方案挺好,不过规模还是按照以前的来吧,变化这么多,我也把握不了。”

一次两次的,小妮还会跟领导争取一下,但每次确定方案时,她的想法几乎都是被推翻的。

有一次,单位领导加完班,看到小妮办公室还亮着灯,第二天就跟其他同事聊起这个事,夸小妮工作卖力。“后来我听说,在领导讲完这句话的时候,有一个关系我自认为很近的同事当场就说,惠科长在办公室又不是真的加班,只是在完成研究生的课程。”

但小妮并不觉得同事这是在打小报告,“我的理解,同事们已经习惯了固定的工作和环境,也许他们认为有了这份安稳的工作就足够了,想不通我为什么要自找麻烦读研。”

但这件事,彻底搅乱了小妮对公务员这份工作的想法。

她的心里渐渐清晰,如果一直在体制内,等到十年后,真的没有机会去尝试更多未知的东西了,那样的安稳,对她来说,会越来越丢失生活的冲劲。

尤其是在工作过的两个单位里,小妮看到了太多这样的例子,有人在一个岗位上,用十几二十年的时间几乎做的就是同一件事,“我很钦佩他们的坚持和努力,但又想到如果自己将来也这样,应该是很难想象的一个结果。”

(小妮的朋友圈)

我为什么辞职?

年秋天的一天,有个朋友给小妮打电话,问她有没有兴趣跳槽,刚好有一家外地银行到绍兴开分行,欢迎有金融专业背景的人。

小妮想也没想,说:好!

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手续后,小妮终于拿到了同意离职的文件。

“办离职文件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全部手续走完,已经是好几个月以后的事情了。”现在,小妮已在这家银行的新岗位上度过了三个月试用期,等待她的,真的是一个未知的前景了。

小妮说,当她把自己离职的消息发在朋友圈后,大部分朋友都送上了祝福,当然也有一些人发来私信,问她“是不是疯了”。

第三,对“公务员”三个字本身,它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好,也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不堪。对很多人来说,公务员有保障、体面,也许还有一种莫名的优越感。其实说到底也就是一份普普通通的工作,就像我们每一个人的工作,有辛苦也有收获,有抱怨也有感激,有委屈也有快乐。

第四,离职只是让自己换个工作而已。所以在正式离职那天,我心情很平静,唯一的感觉是:面对之前工作上一些纷繁复杂的事情,有一种“我先走了,你们慢慢继续”的感觉,转身就是对新工作的一种说不清的期待。当然,心里多少也会有一些恐惧,或者危机感,但这样全新的感觉会让我感到一丝丝的刺激。

(在新的岗位,小妮给自己打气)

小妮说,她的选择和感受只是代表自己,“公务员其实是很辛苦高效的,尤其浙江这边,这份工作对我的锻炼很大。选择离开,我只是想找到更适合自己的生活状态,也许这就是所说的90后的生活态度吧。”

我想做我喜欢的

毕竟是在体制内待了5年,亲戚朋友的孩子在选择就业的时候,也会找小妮问问考公务员的事。

“我不会直接告诉他们考或者不考,首先这是一份工作,总会有人愿意去做,也有人不愿意去做。”小妮虽说是89年出生的,但在择业观上,跟90后年轻人的想法相近,在找工作的时候,总会试图去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

当初考虑辞去公职的时候,小妮也和父母商量过,尽管两代人在理念上会有冲突,但最终没有拦着她辞职。“自主重要,自由更重要,回头想想真的要感谢爸妈理解我的选择和决定。”

“从父母这一辈人来看,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可能就是最佳的选择,特别是当一份工作了几年以后,如果要换,那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但小妮并没有这样的感觉,甚至认为“骑驴找马”的想法也未尝不可。

当然,在有了一份工作后,不管能不能真正喜欢上,必须得先把自己该干的事干好,在工作的同时,其实也不耽误再去寻找更能引起自己兴趣的工作,哪怕待遇会差一点,但至少内心能快乐。

所以小妮的想法是,找一份工作可以随意一些,但不能随便,更不能将就。“有时候跟几个朋友聊起工作的事,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就是如果选定自己喜欢的工作,那一定是会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在这个岗位、这个单位有竞争力。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或者能把兴趣当做工作,一定是很快乐的,就算别人不逼着我,自己也会逼着去做好。”

最后,小妮想通过快报,跟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人说几句心里话——

很荣幸我的故事能被每天身处在巨量信息推送中的你们看到,但愿以后我有更多故事可以和你们分享,但这也仅仅只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并非想借此告诉你们什么,因为在我的三观中并没有绝对的对和错,每个人的追求不尽相同,但只要我们不是在虚度中浪费时光,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故事都是很会很精彩。

来源:都市快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xiadushibao.com/hxdsbys/109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