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郑靖岳
今天,做东道主,陪外地友人一行抵达南山,南山即凤凰山,古称“南湖”。山麓有著名的古刹广化寺,前身是金仙庵(寺)、灵岩寺,位于莆田荔城西南郊2公里许,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释迦文佛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漫步广化寺,目睹雄伟壮观寺院。浮想联翩,思绪万千,仿佛穿越时空。
自汉明帝夜梦金人,竺法兰白马驮经,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士大夫或起塔供像,或出家读经,至魏晋南北朝时成风。梁武帝锐意释氏,舍身法佛,倾府库以给僧祗,殚人力以供塔庙;隋高祖醉心佛典,任听出家,计口出钱以造经像,官写诸经以散寺庙,唐高祖、太宗、武则天亦作佛事,因此佛教信徒,蓬勃发展。在外百姓,大似信佛,寺庙遍布九州各地。
唐睿宗(-年,唐朝第5位皇帝),龙朔二年六月一日,生于蓬莱宫之含凉殿。初名“旭轮”,改名“轮”又更现名,从小就受到佛教思想的熏陶。嗣圣元年(年)二月七日当上皇帝。后改号“景云”至三年。
唐睿宗某日早朝,有一言官递上奏本,本曰:陛下天资英武,四海升平,今有东海之滨,闽莆田有一座山名曰凤凰山,据传,魏晋之间,海水尚浸山下,群峰苍翠、郄诜停骖、老松争天、虬龙留影、涛风送晚、倒映幽波,真乃神仙世界。郑露先人荥阳郑昭尝过莆田,爱其风士,迁祖坟葬于南山,露与其弟庄、椒,庐护墓侧,遂家焉。郑氏兄弟创立湖山书院,以修儒业,时作章篇训弟子,开莆启学,始有衣冠文物。人称“南湖三先生”。
南朝永定二年(年),郑露三兄弟舍其住宅,以建金仙庵,佛教传入莆田,佛事兴盛,善男信女,趋之若鹜,星移斗转,薪尽火传,衣钵相传,寺庙规模日渐扩大,寺僧众多,名僧辈出,弘扬佛法、名闻遐迩,于隋开皇九年(年)改寺,香火更加旺盛。自太宗命玄奘西天取经回来,泱泱大唐,寺庙星罗棋布,实乃佛祖保佑,皇恩浩荡,洪福齐天。云云。
本章上去,引起睿宗极大兴趣,于是他安排了朝政,携带亲信一行微服私访,一路上领略山川秀色;涉足莆田大地,更是风光旖旎,品尝时鲜名果,风味小吃,口福不浅也!
到了南山。松柏郁郁葱葱,青翠欲滴,且苍劲挺拔。山花烂漫,缕缕飘香;蜂蝶弄花,翩翩起舞;;山泉鸣涧,潺潺流水,发出各种美妙动听的声音,时而激昂奔放,时而委婉抒情,它与风吹松涛汹涌,波翻浪涌似千军万马奔腾,气势磅礴发出呐喊声,山鸟在天空盘旋翱翔的呼叫声,交融在一起,气势雄浑,响彻天地。阳光从林隙树梢上照射下来,满地树影凌乱,光点闪烁,五色灿烂,怪石嶙峋,奇石峥嵘。山秀石灵,风景奇物,景色迷人,美不胜收,令人心旷神怡,遐想万千,陶然入醉。
广化寺
马俊杰图
倏忽,猛风一阵,松涛呼啸。一只老虎从草丛窜出来虎视眈眈。睿宗一行心惊胆战,惊慌失措,虚汗淋淋。在此千钧一发之际,唐皇忽想起佛能降龙伏虎,急令众人向金仙寺跪地祈求佛保平安,老虎刹那不见了。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块如虎的岩石被大风一吹,草伏石露,误认为虎耶?或佛伏虎成岩石?顿觉蹊跷。
金仙寺景幽寺宏,美轮美奂,钟灵毓秀。善男信女,络绎不绝,香烟缭绕。方丈观唐睿宗一行,仪容不俗,风流倜傥,英俊潇洒,一表人材,邀至课堂,热情款待。唐皇询问寺的来历及佛事,方丈一一详答。在方丈的陪同下,瞻仰佛像,观赏壁画,游寺容进藏经殿,经书琳琅满目。睿宗随手翻阅,颇有兴致诵读经文。到了法堂,唐皇和主持谈佛说经,满腹经纶,字字珠玑,言语投机,相见恨晚矣,真是高山与流水遇知音。唐皇兴高采烈,眉飞色舞,笑逐颜开道出自己一行的身份及与虎相遇的情况。
唐朝景云二年(年),金仙寺主持志彦法师奉诏入宫廷,讲解《四分律》,言泉会九流,声如洪钟。抑扬顿挫,声态并作,讲析细密,有条不紊,立论无懈可击,不同凡响,龙颜大悦,赐号志彦为聪明禅师。此时,志彦奏曰,无际法师面壁功深,在金仙寺持诵《法华经》时,有“感石上诵白泉”之异……云云。
广化寺
马俊杰图
睿宗皇帝感悟佛法无穷无尽;无所不能,无往而不胜。普天率土,论佛经邦,普济众生,匡扶社稷。回想往事,历历在目,感慨万千,即赐寺名为“灵岩寺”。并传旨著名大书法柳公权书匾。从此寺声威大震,名重一时。宋大平兴国元年(年),宋光宗皇帝赐名为“广化寺”,俗名“南寺”。一直沿用至今,成为东南名刹。真是:开莆来学启文献,舍地广化标禅林。
睿宗皇帝缘何赐寺名由来?笔者撰写此文,目的是抛砖引玉,探索其根源,解千古之
作者简介
年11月出生。爱好文学创作,诸多作品在报刊发表。作品《木兰溪的传说》以名内入围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光明网共同主办寻找最美地名故事。
海峡都市报莆田新媒体团队出品
编辑:张敏
莆田热辣资讯
尽在海都新莆田
莆田吃喝玩乐
尽在乐享莆田
商务合作:李先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