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人速看,刚出来的莆仙神曲,已经刷爆朋

微莆田是一个关于美食、娱乐、新闻、玩乐、历史、风光于一身的综合性平台,感谢您的   “阿舅阿姑阿叔阿婶阿哥阿姊,亲戚大世都携来,衫穿红红,戴金戴银,答个人嘴都嘻嘻……”前不久,在莆田延寿路荔城友德大酒店举行的婚礼中,莆田本土歌手陈诺现场演绎了一首莆仙话歌曲《结婚了》,让全场嗨翻了天。这首今年年初刚刚推出的原创歌曲,是全球首张莆仙话歌曲专辑《家乡》中的一首主打歌曲,此前已拍成MV,在网上好评如潮,并成为很多莆田婚礼现场竞相播放的“金曲”之一。

乐包含传统“十音八乐”

  《结婚了》MV全长4分45秒,主要拍摄地点为莆田妈祖研究院、仙漩工艺博览城、古民居、万达广场等,表现了莆田新人结婚时亲朋前来贺喜的场景。MV的大部分参演者都是莆田籍音乐人,并有莆田老年大学和莆田学院的部分学生,除了歌词、对白全部是莆仙方言外,配乐也有莆仙传统的“十音八乐”。在当晚的婚礼现场,《结婚了》播放后,宾客们欢呼声不断,大呼过瘾。

市民小李告诉记者,去年自己结婚时,一位亲戚曾在现场用莆仙话“喊四句”道贺,不少从外地来的同学都觉得非常有趣。《结婚了》将莆仙方言与流行音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笑点更多,不仅喜庆、热闹,而且有见证意义,“我相信大部分莆田人都爱这样的原创歌曲,并引以为豪。”

歌曲《结婚了》

  《结婚了》的词曲作者陈诺今年36岁,莆田秀屿区人,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曾获省百花奖、省十佳歌曲创作奖、省音乐创作“五一”劳动奖等,代表作有《海岬谣》、《故乡的荔枝林》等。年,陈诺考入福建师范大学学习音乐教育专业。

  “这些莆仙话原创歌曲多以莆仙民俗为基础,结合现代时尚音乐元素,更容易让莆田的年轻人接受。”陈诺告诉记者,作为一名音乐人,他希望能够把莆田方言和莆田文化,通过跳动的音符传递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莆田。

莆仙方言拾趣词语反着念

  莆仙方言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即不少词汇方言与普通话的念法是相反的,比如普通话念作公鸡,莆仙话念作鸡公。常见的还有菜腌(腌菜)、虾烰(炸虾)、笋咸(咸笋)、布拖(拖布)、面线(线面)、人客(客人)、米碎(碎米)、肉干(干肉)等。   这种用法在语法中被称为定语后置,学者研究表明,这种语法与壮侗语有关联。壮侗语又称侗台语,它的另一个身份是古越语的后裔。

里里里,接下去小编带你开启莆仙话模式!走过路过的不要错过,会的一起来回味下咱地道的莆仙方言,不会的来学学呗

巴斗妖=肚子饿

连给楼=逛街夸垫系=看电视

普吼泥=烤地瓜

单kao=单挑瞎冰蚌=吃冰棒

醒因麻=神经病

剪猫=煎包

金珠阿狗=宝贝(对孩子爱称)

看完了是不是觉得很不错啊

觉得不错,戳大拇指给莆仙方言点zan

via:海峡都市报新莆田责编何小何转载请注明

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回复“群”,进粉丝群,每天不定时甩!

?回复“电影票”,领取







































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白癜风治疗中药有什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xiadushibao.com/hxdsbls/16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