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与父亲协商

“可能从小比较聪明,就连姐姐的一年级作业我也能做

也因此,对吴滨如来说,这所学校,就像她的好伙伴,一起成长、成熟

记者:校区从泉州中心城区迁移到相对偏僻的晋江内坑,是否会影响学校招生?

吴滨如:当务之急还是加强学院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质量让每个专业都办出自己的特色,有亮点,毕业生受企业欢迎,是我们现在最紧迫的任务同时,也会注意多拓宽一些招生渠道,比如中职,就是我们未来招生工作的一个重要阵地

记者:听说学校正在申教育,是泉州地面上继信息学院、华光摄影学院之后的第三所申的民办高职院校——民办高职升级本科,是否成为当前的一大趋势?

创业之初,举步维艰,父母亲都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于是,年仅五岁的海峡都市报服务热线吴滨如就被提前送去上学了”早慧、聪颖,让吴滨如在学业上轻松上手

对于吴滨如来说,学校就像一个围城,从小就在城里生活,长大后却想飞出城外;游历后再回城工作,却发现再也离不开了

“就抱着一种学习的心态去苏宁公司”吴滨如就像一个海绵,用力地吸收着一切知识和经验

之后,这个早慧的孩子就进入了自己的“火箭模式”:小学二年级时,跳级读四年级;9岁考入初中,就读于晋江市毓英中学;12岁考入泉州五中;15岁考上南京理工大学当乡人相顾惊诧,高呼“神童”时,吴滨如已经保送研究生了

“民办学校,要先求生存,再谋发展”作为泉州理工学院实际的掌舵手,该校副董、80后的女“少帅”吴滨如正逐步构建自己的象牙塔蓝图

吴滨如:进入高等教育领域11年,民办海峡都市报订报热线高校的整体办学环境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与公办高校相比,在政策扶持上还是有很明显的不足,甚至有很多人会认为民办学校是企业,忽视了它办学的公益性质,这也就是我们一直在说的“歧视”但同时,民办高校也有办学体制机制灵活、市场反应灵敏、内部创新不断的优势,因此,民办高校是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

作为一名学业有成的女“少帅”,吴滨如给这所“摸着石头过河”的民办校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超前办学思路

与她的成长相随,父亲开办的培训学校先转为中职校,2002年,再申报设立了泉州中营职业学院,并开始招收高职生

吴滨如:我一直坚信,有付出一定会有回报泉州理工学院是福建省“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办学体制改革”的第一批试点院校海峡都市报便民热线本着公益的办学心,有政府的支持,有卓越的管理和教学团队辅佐,我期待学院未来可以发展成为一所规模适中(8000~10000人)、专业特色鲜明、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自身有良好的造血功能的非营利性民办高校

记者:相对于公办高职,民办高职办学有何优劣势?相对于本科生,高职学生的竞争优势在哪里?

2009年,内坑校区开工建设;2011年,就有1100多名新生入驻到今年,晋江内坑校区已有2000多名在校生在吴滨如的规划里,学校以后将逐渐转移到晋江校区;泉州校区则作为继续教育、校企合作、教学试验基地

吴滨如:短期来说,可能会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晋江新校区占地500亩,投建近3年来,学校的整体办学条件有了非常明显的改观,而且就在晋江高铁出口、地处交通要道,周边优质企业聚集,是办学海峡都市报闽南分社的一个理想场所学院现在抓紧各项软硬件建设,晋江市委、市政府也给予十分有力的支持,我们力争把对招生的影响降到最低

由于财务工作的关系,吴滨如与公司各部门都有接触,也熟悉了公司的管理流程,获得上下一致认可的她正向成为一名出色的职业经理人而努力

在别人眼里,吴滨如是个学业有成的“富二代”,将会执掌家族企业,做大做强学校而吴滨如却觉得,从小到大,自己都是在父亲的大树底下乘凉,缺乏完全遵从自己内心的独立思考和选择“这一次,我想自己选择人生道路,证明自己的价值”她不顾家人的反对,入职苏宁公司,成为公司的财务总监助理

回乡掌舵 民办学校,先求生存再谋发展

相对于本科生,高职学生更注重实践,注重掌握专业的一技之长,同海峡都市报电子档时不忽视职业素养,他们的心态更平和,也相对更能吃苦一些同时,高职学生没有思想包袱,在他们中涌现出来的创业者会更多

早慧“神童” 学校里的每一点变化,我都亲眼见证

说到苏宁的经历,吴滨如心怀感恩,“公司的规范化管理流程,制度设计,都给我很大的启发”

入职名企 高管的经历,给我很大的启发

沉稳、处事井井有条,这是吴滨如给同学、朋友的印象但除此之外,独立、自主是她的另一面高考后,父亲执意要让她选机械与拖拉机专业,以子承父业而吴滨如却有自己的想法,身为企业家的子女,不一定要懂技术,但一定要懂得管理她与父亲协商,最终选了管理工程专业读了两年管理后,她觉得,“作为家族企业未来的继承人还要懂得财务管理的知识”所以,福建泉州海峡都市报吴滨如转系读会计专业,直至保研

在吴滨如记忆里,父亲是一个“爱拼敢赢”的泉州人

财务管理、人事制度,再到招生工作,就业辅导,吴滨如逐渐熟悉办学流程,也步步规划着发展蓝图

在学生面前,吴滨如是个良师由于年龄都属“80后”,吴滨如很容易走到学生中去,和他们打成一片在她的管理下,泉州理工学院的学生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就在不久前,学院还开展了微电影节并举行公映仪式,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做学校就和盖房子一样,能够看到每天都有一点一点的进步,都会感到很欣慰,所以辛苦一点都没关系”学院地处闹市,地少人多,成为继续发展的桎梏,为了寻找一片办学热土,吴滨如辗转南安、惠安、晋江、石狮等地,最终,选定晋江内坑吴滨如说,选定内坑,海峡都市报热线电话是因为该地土地资源充足,接壤沈海高速公路,毗邻高铁站、海峡西岸国际采购与区域物流中心、晋江市品牌工业园区

本报讯 2012年第一场秋风起时,正好赶上泉州理工学院的新生军训在高处俯瞰,吴滨如眼前是一片生机勃发的军装和梦想早在1986年,吴滨如5岁时,父亲吴金营就下海创办了福建省摩托汽车培训学校,两个月办一次班,每班生数才40多人;如今,这所“化茧成蝶”的学校,不仅成长为拥有5400多名在校生、拥有汽车运用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省精品专业、就业率近百分百的省内知名高职院校,还即将申请本科,引领泉州高职教育风向标

吴金营出身农家,家境贫寒,于1969年11月入伍空军高炮15师44团,之后随军出国参加抗美援越战争,曾荣立4次战功退伍后,吴金营刻苦钻研,莆田海峡都市报在动力机械、无线电技术等方面自学成才,创新发明项目渐多,时任晋江汽车配件厂车间主任1986年,吴金营首创“以企养校”的模式创办福建省摩托汽车培训学校

记者:对于目前高职院校生源锐减的现状,招生工作成为重中之重,如何看待这种现状?

入职八个月后,吴滨如终于被父亲说动,回家继承父业“离开父亲,你已经证明了自己能行;现在,家里需要你,学校也需要你”吴滨如受命回家,在2003年11月25日担任学校副董,分管财务和人事工作

“可以说,我是和父亲的学校一起成长的,学校里的每一点变化,我都亲眼见证”吴滨如说,从创业办学开始,父亲就习惯把她当成一个大人,办学遇到什么困难、学校有什么难关,父亲都会和她坦诚相告一开始年纪尚小,吴滨如只能作为一泉州海峡都市报个聆听者,但随着年纪渐长,她也逐渐帮父亲出谋划策——成长在创业者的家庭,吴滨如少了童真和玩耍,却多了责任和担当

n本报记者 庄奕烨 吕波 文/图

也许是与成长经历相关,吴滨如比班上同学小了四五岁,却自有一副“大姐”的风范从小帮父亲分担的她,照顾起同学来,颇有“知心姐姐”范儿,还曾半夜送生病同学上医院

“民办学校,要先求生存,再谋发展”根据吴滨如的预算,在校生数要到4500人以上,才能达到收支平衡招生,无疑是重中之重;就业,则是招生的方向标吴滨如从专业结构、资源管理、校企合作、双证教育、职业素养方面,都做了完善的规划,她希望,“毕业生都能得到社会的认可”

为了加强教育素养,吴滨如还考入厦大教育研究院“给教育的蓝海峡都市报电子版图,多一个理论指导”

吴滨如:学院自2006年在全省民办高职中第一家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之后,一直在积攒各方面实力,冲刺本科,现在只是时机成熟了从现实情况看,民办高职升格本科,确实是未来民办高职生存发展的不二路径;而即使是升格之后,我们仍然会坚定地走职业教育的发展道路,这才是市场最需要的

高职生中的创业者会更多

记者:作为一名年轻的“女帅”,在您的蓝图里,学校的未来将会怎样?


白癜风在什么医院好
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xiadushibao.com/hxdsbls/7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