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平安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N海都记者陈海容文/图
重阳节临近,自海都报开设“探访百岁老人”系列报道以来,多位热心市民致电海都新闻热线,诚邀记者前往探访他们村里的长寿老人。在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横塘村,就有这么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陈金城,目前是村里最年长的老人,今年已97岁。记者走访了解到,老人家还是海都报的忠实粉丝,订阅海都报10年了,闲暇时喜欢读书看报。
爱看《新闻联播》喜欢散步健身
昨日下午,记者走访荔城区黄石镇横塘村,记者到达老人陈金城家里时注意到,老人表达思维清晰,神采奕奕,很有精神头。老人告诉记者,他今年已经97岁了,是村里最年长的,膝下有2男5女共7个孩子,年轻时曾在多个乡镇担任过学校校长。老人的二儿子陈华贤告诉记者,老人退休近四十年来,平常生活作息很有规律,从不吸烟喝酒,为人随和。
“每天早上6点多起床,父亲会先喝一杯温开水再吃早餐,吃东西也会有个度,多好吃的食物都只吃一碗。”陈华贤告诉记者,老人饭后半小时都会拄着拐杖在村里散步,散完步回来便会在书桌前或者小院子里看报纸,接收外界的新鲜事儿,这个习惯已坚持多年。
▲老人散完步都会在小院子里看报纸
“午饭后父亲会去午休两小时,下午四五点又会去散步,多走动走动对身体也很有好处。”据陈华贤介绍,老人还喜欢看《新闻联播》,每天晚上7点雷打不动准时收看,了解国内外的动态。
▲老人每天都会拄着拐杖在村里散步
和睦的家庭也是老人长寿原因
海都记者了解到,老人从年以来,在江口镇、新度镇、黄石镇等多个乡镇的学校担任过校长,直到年才退休。“以前在江口镇丰美村里的小学任职时,每周都从家里步行过去,放假了再步行回来。路程大约有35公里,一走就是三个小时。”老人告诉记者,那时候的交通工具也没现在这么多样,出门几乎靠脚走,路也没现在平坦宽敞,都是土路。也许年轻时步行时间多,练就了利索的腿脚,老人如今身体还很硬朗,视力、听力都不错,读书看报都可以不戴眼镜。
▲客厅的墙上还挂着老人任职期间和学生们的合影照片
据老人介绍,那时候学校师资比较薄弱,老师们都要身兼多职,教不同的科目,老人教得最多的科目是语文。老人的大女儿陈华英告诉记者,父亲任教期间很用功,经常看到他在专心备课、练字,所以写得一手好字。
闲暇时,孙子孙媳妇们也喜欢听老人讲他过去的经历,对老人丰富的人生阅历很是佩服。“爷爷什么事情都看得开,心态很好。”老人的孙媳妇告诉记者,老人经常会鼓励年轻人积极去做事,不要被困难打倒。
老人的二儿子告诉记者,父亲年轻时生活十分艰辛。等几个孩子长大后,生活条件才慢慢改善。现在儿孙们都有自己的工作,生活条件也宽裕了,和睦的家庭氛围也是老人长寿的秘诀之一。
海峡都市报莆田新媒体团队出品
编辑:张敏
新一届常委亮相:引领新时代的“梦之队”
火锅爱好者这是一条不能错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