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盲道是专门帮助盲人行走的道路设施,属于城市道路规划建设的必备设施,直接关系到一座城市的社会形象。从法律角度说,根据相关交通法规规定,机动车占压盲道,可按违法停车来处罚。而现在,盲道居然也能被人占用来做收费停车位?!也难怪乎,有网友对该种行为直言,“这一波操作,实在是吃相太难看了”! 而实际上,这已经不是莆田市国投易泊科技有限公司接盘莆田城区道路智能停车运营项目以来暴露出来的第一个问题了。在此之前,就有网友反映,有些智能停车收费设备被安装在台阶上,或行人容易被绊到的地方,完全没有顾及到行人的安危。而后又被曝出工作人员在开放式小区内施划车位,最后遭到反对而被人敲掉划线的情况。网友热评 网友对国投易泊的上述种种行为,自然是倍感抵触,“这是什么吃相?只有你停不了,没有我安装不了的,完全不考虑路人的感受。”而每次国投易泊在迫于舆论压力的情况下都会进行问题整改。 实际上,城区停车难、停车乱问题一直是莆田城市管理的一个难点和痛点,相关部门这些年也并未少花心思在这上面,也一直在努力找寻一种适合莆田市情的管理模式,从而破解这道难题。 据莆田交警部门提供的数据,莆田市目前小型汽车保有量超过40万辆,且以每年数万辆的速度增长,其中四成多的车辆集中在主城区运行,而主城区停车泊位建设历史欠账却较多,停车管理难题可想而知。 在经历过前期人工收费管理带来诸多问题被全面叫停后,上个月,莆田再度启动了城区道路停车收费管理模式。相关部门也很明确,收费主要是想利用价格杠杆提升城市道路泊位的利用率和周转率,盘活现有公共停车资源,减少非刚性车位需求,逐步缓解城市停车压力。 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相关政府部门选择的是由莆田市国资委授权成立的国有企业莆田市国投易泊科技有限公司,运用的是“互联网+停车”模式,集成了高清视频,结合物联网进行全自动智能停车泊位管理。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相关政府部门一心本着加强和完善城市交通管理的角度出发,顶着部分市民“不理解”的压力,上马了停车泊位收费管理政策,就是为了建设更加美好的莆田人居环境。而选择具有国资背景的企业来运营管理,自然主要应该也是考虑到国资背景企业的实力、社会形象等方面,尤其考虑到收来的这些费用最终主要还得用于社会公益事业建设上。 只是也许让相关部门始料未及的是,这家带有国资背景的企业似乎总是擅长带节奏,尤其特别擅长“自造热点”。在这么短暂的时间内,就动不动“惹是生非”,“主动”引来一波又一波网友的围观,颇有点像一个“长不大的孩子”。 从已有公开信息来看,莆田市国投易泊科技有限公司去年十月份组建成立,是由智慧能源(莆田)有限公司与莆田市兴安保安服务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的项目公司,如此说来也算是个“新生儿”,如此“不懂事”某种程度上倒也情有可原。但是既然出生就自带国资背景的光环,那么就应该倍加珍惜并维护好国资企业的社会形象,而不能如此随意在大众面前任性“糟蹋”自己的形象,更不能因为自身一些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破坏了城市停车管理的社会治理大局,从而附带“消费”掉相关部门的社会形象。 当然,从已经发生过的这些事情来看,国投易泊应该也是属于“知错能改”的一家企业,社会各界还是要给他们一个改正的机会,只是希望这家企业能够“吃一堑长一智”,今后别再在公众面前出现诸如在盲道上施划停车收费泊位此类如此不堪的洋相了,别再用一次又一次的试错成本来“消费”公信力。
END
▌素材来源:闽中网、海峡都市报莆田新闻▌声明:转载此文是为了传递更多资讯信息。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权,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或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