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有相逢II从富春山到武夷山艺文沙龙

"从富春山到武夷山

再到乌石山,

用中国画的语言解读……"

年7月27日晚上,招师做客鹿森书店,为热爱艺术的读者,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美育讲座,教大家如何鉴赏中国画。通过介绍《富春山居图》与《武夷放棹图》的历史与绘画技法,深度解析元人山水密码。

陈招

在博物馆工作18年

从事美术教育工作20年

师从方严先生现为“歸一堂”主理人

通晓画史,精研画技

《海峡都市报》特约撰稿人

19点30分,讲座正式开始了。招师重游上下杭,唤醒了一段多年之前的记忆。招师为我们介绍了他印象中儿时的福州和上下杭。

如何读懂中国画?首要是要读懂自然、人与传统中国画之间的关系。这也是招师今天分享会的重中之重,为了让观众能够更加直观,招师特地准备了一些小道具。

石头和树叶。电子科技的迅速发展,让都市生活的人渐渐远离了大自然,取而代之的是各种电子产品。而招师准备的这些石头和树叶,不仅让观众能够和自然有一次难得的亲密接触,而且通过触摸石头的棱角更好的去理解中国画的线条之美。

现场与观众互动作画,‘铁丝’与‘棉线’的不同画法。轻与重,柔与硬,对比之下,立见分晓。

观众近距离的观赏《武夷放棹图》高清仿真图,去感受画家笔下的灵动飘逸。

每次讲座结束,都有很多热心观众围着招师提问,大家对中国画的兴趣越来越浓,遇到招师也许正是走近中国画的开始。

一个半小时的分享会带给新朋友的是一种全新的理念,带给老朋友的则是一段温暖的记忆。在歸一堂,在招师的课堂上,大家用最质朴的感受,来体会中国画,来抚慰久未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xiadushibao.com/hxdsbys/133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