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妈妈挣多少钱呐?别怪我瞧不起你,某同学妈妈一年挣的比你妈妈50年挣的都多!”
日前,天津一中学#老师对比家长收入歧视学生#惹争议。
26日,当地教育局通报称,该教师已被停职。27日,当地教育局最新通报已“撤销其教师资格,调离岗位。”
据悉,涉事教师为区骨干教师、学科优秀教师,曾被该校评为“最美教师”。
视频来源:新京报
01
事件回顾
2月25日,有网友爆料称,天津市津南区一中学教师肖某某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发表不当言论,将收入与素质划等号。
网传视频中,该教师称,“以往送到我班里的学生,父母都是当官的,要不家庭条件特别好...你爸妈一个月挣多少钱啊?别怪我瞧不起你!某某的妈妈一年挣的钱都比你妈五十年挣得多。你们素质是一样的吗?你们能一样吗?”
这一行为引发网友愤慨:“怎么会有这样的老师”“德行有亏,枉为师表”。↓↓↓
02
当地教育局通报
26日,当地教育局通报称,该教师已被停职。27日,当地教育局最新通报已“撤销其教师资格,调离岗位。”
03
涉事教师在班级群发布“道歉”
事件一经发酵,涉事老师也在班级群中发布“道歉声明”,但语气中仍透露着“阴阳怪气”。
一石激起千层浪,不少网友在看过“道歉声明”后,更加愤慨不已!↓↓↓
央视热评
违背师德基本要求,必须“零容忍”以家庭收入状况、家长身份评价学生的素质,违背了基本的师德要求,违背了教育方针,不仅是对学生自尊和人格的伤害,也向学生和全社会传递了一种势利的、扭曲的、腐朽的价值观。对于这种错误言论,应该予以坚决抵制。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于教师而言,“德”是评价的第一标准,一旦师德失守、师德沦陷,就算课上得再好、学术水平再高,也不是称职合格的教师。
高尚师德的养成,要靠教师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也要及时监督和规制,更要靠长效机制,在把好师资入口关的同时,加强师德师风的日常要求。
编辑:余泓妍
来源:福州爱上学、新京报、微博网友评论
海峡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