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医院哪家最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本文为海峡都市报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周一到周五的我们,总是像陀螺一样,无法停歇,没法思考。
好不容易到了周末,何不强迫自己静下心,慢下来。花几分钟时间,读一段文字,品一篇文章,相信你总能体味不一样的人生。
遇见你,遇见我,遇见最美丽的自己,聆听最动听的故事。这里是海都『慢读』,希望与你的遇见,能够让我们彼此之间,感受到更多的美好。
N海都记者宋晖吴臻文/图
目前,冶山周边正在升级改造,改造项目名为“福州冶山历史风貌区二期建设”,包括了修建考古场地、冶城遗址博物馆、观海亭及冶山古迹修复等。在工地的西侧,一栋民国时期建造的老建筑已于近期完成修缮,这便是“泉山仁寿堂”,被列为省级文保单位,中国近代著名海军将领萨镇冰曾在这里度过了他的晚年岁月。
泉山仁寿堂完成修缮
方位示意图
在冶城遗址博物馆还未建成之前,泉山仁寿堂被赋予了介绍冶山文化的功能,在这里可以看到冶山考古出土的文物,也可以领略萨镇冰风云激荡的一生。昨日,记者跟随鼓楼区博物馆工作人员,探访了这处老建筑。
为何称为泉山仁寿堂为何叫泉山仁寿堂?因为冶山又称泉山,山中多泉因而得名,所以冶山的摩崖石刻也叫“泉山摩崖题刻”。
仁寿堂前便是五曲泉山摩崖题刻
泉山仁寿堂是海军将领萨镇冰晚年的居所。萨镇冰是中国近代传奇人物,更曾以花甲之年担任福建省长(—),体察民情,为政清廉,直至卸任省长,萨公在福州未留一处私产。
仁寿堂附属楼内开设萨镇冰生平展
萨镇冰雕像
据介绍,朱紫坊22号“萨镇冰故居”,其实是他同族兄弟萨子安选地修建起来的,萨镇冰一生很长一段日子,确实是在朱紫坊度过的;而萨公的最后5年多的岁月,是在仁寿堂度过。
建成九年后方入住年2月,为庆祝萨镇冰八十寿辰,福州各界人士及其旧时袍泽陈兆锵、丁超五、陈培琨等五十余人捐资,购得了马氏宅,修建一新后,名为仁寿堂,赠予萨公,以为贺寿之礼。
仁寿堂西侧外墙,花瓶柱依然精美
据文史学家卢美松介绍,仁寿堂兴建及落成时,萨镇冰正在南洋考察,年回国后,正值抗日战争时期,又历经西北各地,直至年才回归故里福州,先是住在下杭街、麦园路等处,第二年才迁入仁寿堂。
萨公在九十寿辰时题诗称:“仁寿堂前景物幽,沧桑饱览此归休。泉山近可供人赏,九十年华倦远游。”
仁寿堂的红色印记仁寿堂还有一段红色记忆,萨镇冰的侄孙萨本珪作为地下党员,曾在仁寿堂印刷红色宣传刊物,托“萨镇冰”的金字名号,才躲过了检查。后来,仁寿堂成为福州一中地下党的联络点,抗战资料和物资都曾往这里寄。
文保石碑边就是越壑古桥
萨镇冰在仁寿堂度过了最后的5年多时光,在去世前,他留下遗嘱,将仁寿堂捐给政府,成为现中山大院5号。
如今的泉山仁寿堂由福州市鼓楼区博物馆接管,设有两个固定的展陈——“寻根闽都,冶山史话”展、“忠勇仁寿·萨镇冰”生平展。
冶山、屏山地铁考古发掘的文物(西汉陶匏壶)
“冶山史话”展所在位置就是原来的泉山仁寿堂,展览介绍了闽越国都的历史变化,展出了冶山考古发掘以及屏山地铁挖掘出土的文物:战国汉初青铜短剑、西汉“万岁”文字瓦当(残)、西汉陶刨壶、晋青瓷香薰以及唐、宋、清、民国不同时期的瓷器。
战国汉初青铜短剑
而“忠勇仁寿·萨镇冰”生平展在仁寿堂的附属楼,介绍了雁门萨氏的由来、萨镇冰的生平大事,其中展出的实物有19世纪单筒望远镜、19世纪末铜地球仪、萨镇冰的系列任职文书等。
十九世纪单筒望远镜
鼓楼区博物馆馆长林声哲介绍说:“目前由于冶山二期工程施工,仁寿堂暂停对外开放,仁寿堂再次对市民游客开放,预计要到今年10月。”
统筹:小燕编辑:邦邦您可能还想看》巨星陨落!她出自福州名门!今后再无“公主之音”!
》每年能救5万条命!福州要添一批“救命神器”!急寻安放场所!
海峡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