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月大女婴,被开水烫伤,家属竟用浸泡了高度白酒的毛巾给孩子包裹。这,不要命了?
女婴烫伤,敷高浓度白酒前几日,孩子的妈妈带着女婴回福建惠安娘家,女婴不慎被打翻的热水壶烫伤。孩子的脸,脖子,身体被不同程度烫伤。妈妈第一时间抱着女儿用自来水冲洗。但孩子的外公说,要用当地的土方法,即用高浓度的白酒敷在烫伤处,这样可减少孩子的疼痛感。随即,孩子妈妈便按照土方法进行操作。
当天下午12时50分许,孩子由家人紧急抱至泉州第医院烧伤科。接诊的烧伤科医护人员见到孩子时都十分震惊,“女孩全身通红,一股酒味很呛人。”叶医生介绍,家属用白酒覆盖的错误做法,不仅引起创面疼痛,部分酒精还会被伤口皮肤直接吸收,导致孩子醉酒。如果送医不及时,孩子很有可能会因为酒精中毒导致休克死亡。
经医生检查,孩子的面颈、躯干、四肢都有烫伤,全身22%面积被烫伤,深度达2—3度,属于重度烫伤。
烧伤科护士长介绍,在送医后2小时,意识模糊的孩子反复呕吐7次,已处于严重的醉酒状态,经血液生化检查后发现,转氨酶已升高,肝功能已受损。
截至24日,孩子还在重症监护室进一步治疗。
孩子烫伤,荒唐土方层出不穷年,医院的出现了这样一个病例:一名小盆友3天前被开水烫伤了,他的烫伤创面上出现了感染,并且“长满”了密密麻麻的毛,看上去触目惊心。
原来是家中老人轻信偏方,用猫毛敷在伤口上。结果悲催了:3天后孩子脸烫伤不仅没有好转还感染了。正如网友所言:猫秃了,孩子脸也烂了......
年,湖南的1岁小女孩琪琪不小心打翻了一杯开水,全身出现大面积水疱,部分水疱破裂。
琪琪家人听说抹上食盐能消毒,琪琪妈不顾女儿愈发凄厉地哭喊,将食盐倒在女儿的伤口上……
等琪琪医院时,哭得都已没了力气,她全身伤口上均可见一层白白的食盐。入院后不久,医生就下了病危通知。
往亲生女儿的伤口上撒盐,实在让人震惊到无语......
贺州女子烫伤后撒盐和白酒7月24日早晨,贺州市八步区铺门镇陈女士在家中用高压锅煮粥,煮熟后用冷水冲洗锅盖冷却,以为没有热气了,就揭开锅盖,粥一下子就喷出来,陈女士的脸部、脖子被烫伤。
“当时没有感到特别疼痛,脸部有点辣辣的感觉,还可以忍受,听说烫伤后立马撒上盐和白酒消毒杀菌,预防感染,我就照做了。”陈女士以为没大碍,轻信民间偏方,撒了盐涂了白酒在创面消毒后,就干农活去了。
到了第二天凌晨1点左右,陈女士感觉脸部疼痛、肿胀厉害,双眼、嘴巴无法睁开,医院救治。
“陈女士属于浅二度烧伤,如果能在第一时间采取科学的急救方法,比如用冷水冲洗或者用湿毛巾冷敷,并立即就医,情况就没那么严重。”据综合骨科兼烧伤科护士长杨球艳介绍,被高压锅烫伤的案例并不少见,像陈女士这样相信偏方的大有人在,有涂盐、涂油、涂锅灰、淋尿液的。
民间流传的土方法治疗烫伤多如牛毛。常见的有涂牙膏、酱油、菜油、风油精等。这些做法绝对是不科学的!只会造成伤口细菌感染并加重烧伤深度!让人痛上加痛!
发生烧烫伤,牢记五个字首先要记住四个字:预防为主!
生活中,应将热水瓶、开水壶、热汤锅等放置在不易碰撞的稳妥地方,还要给孩子做好安全教育,防患于未然!
一旦发生烧烫伤,牢记五个字:冲、脱、泡、盖、送。
冲:首先要消除“伤后忌用冷水”的传统顾虑。将烫伤部位用清洁流动的冷水冲洗,可散去热量,减轻疼痛。
脱:小心地脱去衣物。可用剪刀剪开衣服,不要强行剥去衣物,以免弄破水泡。
泡:疼痛明显者可将伤处持续浸泡在冷水中10~30分钟,有助于缓解疼痛,减轻烫伤程度。
盖:使用干净无菌的纱布或棉质布类覆盖于伤口,减少外界污染刺激,保持创口清洁,不要涂抹任何药物或者其他乱七八糟的东西!
送:程度较重的烧烫伤要及时就医,就医途中也可继续冰袋冷敷。
PS:以上烫伤急救方法同样适用于成人。
提醒大家,
所谓的偏方不要轻信,
科学的处理方法才更有效哦,
发生意外一定要及时就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xiadushibao.com/hxdsbjj/13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