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福建省最知名的大学,厦门大学最近有点火。
先是食堂推出了25元自助餐,羡煞国内其他大学的小伙伴们。然而,2天之后又曝出,食堂扛不住吃货们的巨大压力,自助餐改为只接受“教工卡”消费。
这还没完,2月23日晚间,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诺又在个人博客上发表了一封公开信,矛头直指厦大研究生院,斥其“政策荒谬”。
这两件事着实让厦大火了一把。
或许,在一些人眼里,厦大美丽、新鲜、有趣,是广大学子做梦都想进的天堂。而在另一些人眼里,厦大却颇有些“不近人情”,甚至还有一些难以启齿的“丑闻”。套用一句俗话,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不同的厦大。下面,主页君就整理了这两年厦大的一些热点事件,咱们一起从不同角度,再来看看这所“多面厦大”。
首先,当然是来看看有趣的一面。
每个大学的食堂,总有那么一两段传奇的故事,然而一般只在校友间流传。不过,厦大的勤业食堂,这两天却红遍了全国,只因为——
厦大食堂推出25元自助餐
2天之后就“扛不住”了
2月22日,厦大勤业食堂隆重推出了每人25元自助餐。据媒体报道,该自助餐有以下两大特点:
1、便宜——只要25元。
2、量大——分量充足,绝对管饱。
具体就不多说了,看图就知道↓↓
不出所料,自助餐一经推出,厦大勤业食堂就被吃货“攻陷”了。
然后,我们就看到了这些个喜闻乐见的新闻↓↓
厦大后勤集团发布了通知:24日起,餐厅仅接受教工刷卡进入。据说如果有校友卡,可以试着去刷刷看。
总之,在校学生如果还想享用“勤业自助餐”,只能是以下这种情况:
导师带你进去—替你刷卡—享用自助餐。
试问全国还有哪所高校,在食堂吃饭就跟中了奖一样?唯有厦大!恭喜这两天挤破头品尝到的小伙伴们,你们真的中奖了!
爬树课、高尔夫球课……
还有“乳房美学”课你敢信?
聊完吃的,我们再来聊聊上课,看看厦大的学子是有多么“不务正业”。
1爬树课厦门大学自年就引进了爬树课程,是大陆大学院校中唯一展开爬树运动的大学。在这门课上,学生们可以学习如何安全爬上任何树,并在上面自由移动,甚至“在树木之间灵活穿梭”。
引进爬树课,也让厦大引来了诸多争议。有人盛赞厦门大学“有个性”,有利于大学生野外生存能力的锻炼。但也有人批评大学开设爬树课是“不务正业”,是很不严肃的一种行为,同时存在安全隐患。
不过不管怎样,目前参与爬树这一运动项目的学生越来越多,累计已达多人。厦门爬树社团还派出队员先后赴香港、台湾和新加坡等地参与比赛,进行交流。
2高尔夫球课除了爬树课,还有高尔夫球课。早在开设爬树课之前,厦大就开设了高尔夫球课,是校方提供给学生选择的30多门体育选项课之一。
高尔夫球在中国被称为“贵族运动”、“有钱人的娱乐”,就如同保时捷在消费、社会生活领域的被符号化一样,在相当多的日常语境下,高尔夫运动已成为奢侈、挥霍的代名词。
厦大校长朱崇实曾表示,高尔夫球课不仅能健身,而且还能教给学生社交技能,也许对学生今后就业或走上工作岗位会有帮助。
然而,有专家认为,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从小就接受高尔夫球这样的奢侈教育,不愿吃苦的孩子怎能经受挫折,怎能艰苦创业,怎能顺利接班?中国还在艰难爬坡,奢侈教育之风不可长!
尽管如此,据说每年选修高尔夫球课的人数都是爆满,大部分人都没能选上。厦大曾出现几百个学生争抢20个学习名额的景象。
3乳房美学课爬树课和高尔夫球课这都不算什么,厦大还有“乳房美学”课哩!
这门课上什么呢?其实也就是教大家一些乳房知识,学习如何预防乳腺疾病。
不过,据说选修这门课的名学生中,有十分之一是男生。
虽说以上这些课颇有些“奇葩”,但是至少学生们上得不亦乐乎,又真能学到一些东西,也没有什么不好。
不过,下面要说的一些事情,就让我们看到了厦大的另外一面。
厦大教授发公开信
直斥学校“政策荒谬”
2月23日晚间,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诺在个人博客上发表了一封公开信。公开信中对厦门大学在博士生培养上的两大政策提出了质疑。
其一,他在信中揭露厦门大学“强制地、一刀切地要求所有博导必须提交一大笔研究经费供博士生使用,不交钱就不许招生”,在理工科和社会科学学科有其合理性,但“放在博导的研究完全无需博士生协助、博导对博士生只有付出没有索取的多数人文学科,则完全不符合实际”。
其二,王诺教授称厦大“强制要求所有博士生课程选课人数必须在五人以上,人数不够就取消开课”。他表示,很多人文专业每年只能招一两个博士生,这一政策完全无视人文学院的实际情况。他同时认为,这项政策迫使博导们降低课程难度和专业高精尖度以达到人数要求,这导致了“博士课程本科化”,使博士课程的专深和创造性程度大大降低,严重妨碍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公开信中还称:“你们因为我抗拒你们的错误政策,强行终止了我招收博士生的资格,即便由此导致厦大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停招博士也在所不惜。”
王诺(资料图)
目前,厦门大学对此还尚未给予回应。
相比厦大方面的沉默,网络上对于王诺发表的公开信进行了热烈讨论,多名教授、学者发声,也有网友称所在的高校也是如此。
人文学术在今天已愈发困难。制度虽在建立,但为何总是冷冰冰的?因为背后是工具理性,而非人文理性。王诺教授在生态文学研究领域具有很深造诣,本应是厦大难得的学术资源,如今竟然遭遇如此境地。今天的人文学科遭遇到经费、课题、上课人数等问题,让学者不堪重负,学术又何来生气,何处尊严?
——时胜勋(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目的是为了转嫁博士培养成本——“教育市场化”的恶劣表现。
——复旦陈云(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陈云)
厦大“诱奸门”:
导师性骚扰女学生
年7月,有厦大学生发布微博直指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吴春明诱奸、性骚扰女学生。博文中披露了吴春明以学术经费开房,以及其常去的幽会地点等。
当事女生还接受了电视采访,称曾与吴春明3次开房。“诱奸门”的一系列证据,包括骚扰短信、QQ对话等都随之公开。
年10月,厦门大学发布声明表示,经过3个月的多方取证和深入调查查明,吴春明与一名女研究生多次发生不正当性关系,并对另一名女研究生有性骚扰行为;决定给予其开除党籍、撤销教师资格处分。
然而事情并没有结束。年12月,吴春明被曝出“满血复活”入选“中国考古学会新石器时代考古专业委员会委员”。此事引起了巨大争议,一份于年12月25日发起的联署——《“叫兽”复活?我们说不》,反对吴春明加入该委员会,且委员会应该立即对此项决定及其带来的不利影响采取纠正。
厦门大学表示,吴春明入选是该委员会按自己的程序进行遴选的,并非学校推荐,学校并不知情。
中国考古学会新石器时代考古专业委员会一位负责人表示:“既然吴春明已经受到厦门大学的处分,那么以前的问题也就结束了。”该负责人认为,委员会是民间学术团体下的专业机构,委员的作用是为了该学科的发展发挥作用,而人选依据仅考虑学术水平。
虽然争论不断,然而此事最终也没有个结果。
厦大限游引争议
媒体人发文称其“不配一流”
年11月,国内知名媒体人贾葭发布题为《花20块进门的大学永远不配一流》的文章,讲述自己游览厦门大学受阻后,通过不法商贩指引翻墙进入校园的经历,直指厦门大学限游措施“有损大学开放精神”,而引发网友热议。
在厦门必游景点排名中,厦大位列与鼓浪屿之后,排名第二位,俨然已经成为众多来厦游客心目中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在巨大的游览需求面前,厦门大学于年出台“校园参观管理规定”,对工作日期间游览校园人数加以限制。而正是这一限制,让厦大显得对于外来游客“不那么友好”。
厦门大学群贤校门外,游客排队进入校园
对于媒体人贾葭在《花20块进门的大学永远不配一流》文章中的批评,广大的厦大校友就表示不服,不少在校大学生也表示游客太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而有些游客则认为,大学本具有开放性,没有必要对游客进行限制。
还有人建议学校是否能采取分区的方式,比如,上课的时间可以让游客避开教学区的通行,这样既不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也能随时满足游客的体验诉求。
进入校园游览的游客多集中于嘉庚广场及芙蓉湖附近
看了以上这些,你心目中的厦大是否有了变化?其实所有事物都有两面性,好与坏,美与丑,都在你的一念之间。你爱与不爱,厦大还在那里,每年迎接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再送走一群又一群社会新鲜人……
本文综合整理自海峡导报、东南快报等媒体报道
中医治疗白癜风费用北京白癜风怎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