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双汇父子内斗之谜

“双汇的接班人选再次生变。随着万洪建与其父万隆之间的“内斗”事件爆出,这家国际最大的猪肉屠宰企业再次面临接班人的问题……”

“太子”万洪建被撤职的第36天,双汇内斗风波影响仍存。

7月23日开盘,双汇发展股价下行,盘中报27.58元/股,再次刷新近12个月股价最低值。

自去年9月达到股价高峰65.65元/股后,双汇发展进入漫长的下行周期。截止今日,双汇发展收报27.85元/股,市值.4亿跌破千亿大关。据简单统计,万洪建被撤职后的25个交易日内,双汇发展跌幅已超17%。

81岁高龄的创始人为何将52岁的“二代”撤职?双汇又将由谁接班?一时间,市场上议论纷纷,当事人双方却缄口不言。

图片

(来源于网络)

一个月过去,眼见事件即将平息,7月15日,万洪建向舆论场内投入一记炸雷。

据多家媒体报道,当日,除了还原事件经过外,万洪建还在朋友圈中直言其父万隆“于家不孝顺长辈、于公司不顾股东利益、于人情收割战友及友人股份。”

父子决裂,市场震惊。一条条信息从海底被炸起,水面上,一个不为外界熟知的双汇隐现。

1

被罢免的52岁“太子”

6月3日,香港,雷阵雨。

上午十点前后,万洪建赶往位于香港九龙环球贸易广场的万洲国际总部。万洲国际是肉制品企业双汇发展的母公司,由双汇管理层持股并实控。

见到父亲之前,万洪建心里已经拟好两个话题:一个是自己近期的行程,另一个是公司CEO的任选。

推门,走进办公室,万洪建开口:“爸爸,我想与您讲两件事情。”

据万洪建回忆,“我告诉他的第一件事情是,自己计划去内地与美国一段时间,将会较长时间离开香港。第二件事情是,最近你要提CEO,我想先私下与你交流,谈谈我的看法。”

万隆反问道:“你听谁讲我要提CEO,我没有跟任何人讲过,谁告诉你的?”

话题推进到CEO人选,万氏父子之间的关系降至冰点,交流不欢而散。

万隆示意秘书将儿子请离,后者积累多年的情绪爆发。据万洪建表述,当时其“完全崩溃”,大声狂呼“滚!”又以拳头砸向靠墙的房门,用头撞击玻璃墙柜,以此宣泄心中愤懑。

这也是万洲国际在6月17日公告中,指其“对本公司的财物作出不当的攻击行为”的直接缘由。

激动的万洪建随即被保镖等人摁倒在地,满头血迹,万隆要求工作人员将这一幕拍照取证。万氏父子之间的争执并未就此平息,反而愈演愈烈。

6月中旬,此前高票同意万洪建连任执行董事的董事会“变脸”。撤职公告里,万洲国际给了万洪建一句评语:“无法履行其作为董事的才能、审慎及勤勉行事的职责。”公告署名万隆。

回看万洪建的过往履历,大学毕业后,万洪建加入双汇集团辅佐其父。年至年间,其从车间一线工人做起,先后担任了双汇集团销售部北京办事处销售主任、外贸处副处长等职务,负责双汇的一线销售业务。

年2月,万洪建被调任至双汇发展母公司罗特克斯,任副总经理、国际贸易部总监、副总裁等职。

六年后,万洪建又被推举为万洲国际执行董事,进入核心决策层。这也被外界视为万洪建或将接班双汇的一个信号。

31年的工作经验,被一句能力不足轻飘飘带过。万洪建被董事会从万洲国际执行董事、董事会副主席之位上被一撸到底,仅三年的核心高管生涯画上休止符。

社交平台上,有自称双汇员工的用户表示,万隆管理公司和员工的手段强硬,甚至有高管被罢免职务直接降至车间工人的情况;亦有疑似双汇的员工形容高管变动“像走马灯一样”。

截至目前,万洲国际目前的执行董事仅剩4位,除了81岁高龄的万隆外还有常务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郭丽军、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总裁兼行政总裁DennisPatRickOrgan以及河南双汇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马相杰。

万洪建被罢免的消息引发轩然大波,双汇发展股价闪崩超5个点。面对外界对于公司稳定性的质疑,一位内部人士对媒体表示:“这次变动不会影响公司发展,因为万隆董事长在集团内部有着百分之一百的掌控力。”

言语间,内部人士透露出一则信息:时至今日,万隆仍是双汇的精神领袖。

商界纵横三十余年,万隆在双汇内部的影响无出其右。从双汇的发展历程来看,这样的内部权力架构早就有迹可循。

2

“屠夫”万隆

7月21日,最新的《财富》中国强排行榜揭晓,双汇发展母集团万洲国际以.02亿营收上榜,位列第65名,较去年同期上升两位。

在外界看来,漯河,一个连三线城市都算不上的小城市可以走出年营收近两千亿的国际屠宰巨头,万隆功不可没。但比起“知名企业家”、“猪肉大王”等称呼,万隆更愿意称自己为“屠夫”。一次对外发声时,万隆表示自己,“只爱杀猪”。

年,复员的万隆加入双汇的前身——河南省漯河市肉类联合加工厂。工作16年后,万隆被工人选举成为工厂总经理。每每提及此,万隆都会讲道,自己是工人们选出来的领导。

当时的漯河肉联厂岌岌可危,欠款超万元,资不抵债。经过一年调整,工厂扭亏,并实现盈利,同样也是万元。

如何扭亏?接受环球企业家杂志访谈的时候,万隆讲了几个故事。

肉联厂的生意模式简单,收猪、屠宰、卖肉一条龙,并依次循环。万隆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收猪”,据报道,当时万隆主动让利,以高出市场价的方式在当地大量整备猪源。

整备货源的第二步,则是发展高温肉制品。万隆花了大价钱从国外弄回一整套火腿肠生产条线,第一根由国外产线生产的火腿肠自此诞生。彼时,大多厂家都在围绕当地市场做生意,双汇之前,河南已经有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品牌——春都。

在万隆的指挥下,两家的营销战打响。河南的消费者发现:随着市场竞争,两家企业的产品内肉含量越来越少,分不清卖的是淀粉还是肉。适时,双汇变阵,以含肉量高为卖点推出了拳头产品“王中王”。

春都也开启了多元化路线,同样是开发新产品,两家走出了截然不同的路线。双汇走出河南,将经销网络铺设开来;春都多元化步子过大,经营不善走向破产。

无人知道春都的倒塌对于万隆有何影响。可查的事实是,彼时,强硬的万隆立下铁规:经销商必须先打款,后发货。

这从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万隆对于企业资金的把控力度。若干年前,寒冬深夜等待数小时,到地方银行寻求贷款的经历让万隆对资本市场感触颇深。

双汇做大后,万隆回忆过去时曾表示双汇是通过资本的力量把自己武装起来的。“三十多年来参与我们投资的有6个国家和地区的16个外商,到后期的上市,通过资本的力量把它做大了。”

万隆的铁腕同样体现在引入资本的过程中。早期,双汇合作外方投资占比达到了69%,但落实到每个项目,最终都由双汇控股,由万隆担任话事人。

年3月份,双汇集团的国有产权在北交所挂牌,高盛和鼎晖共同持股的罗特克斯公司拿下双汇集团%的股权,从而取得双汇发展超过60%的股权。而后,双汇集团管理层又通过兴泰集团间接持有双汇发展实际控制人罗特克斯31.82%的股权。

这个过程中,从兴泰集团到双汇发展,其股权结构多达七层。但随着双汇曲线完成管理层持股,万隆在双汇的地位也得到了绝对的夯实。

双汇的一言堂模式埋下伏笔。

3

双汇分红成瘾,万隆亏对老员工?

据第一财经报道,带着一众功臣完成管理层持股后,兴泰集团的老员工们却多次被万隆带领的管理层“套路”,被迫折价出售手中股权。

罢免风波一个月后,万洪建站了出来,借着兴泰集团老员工造势,称其父万隆对老战友、老员工不地道。

双汇的元老们发现:双汇从漯河走向世界,成为了世界最大的猪肉企业,自己却因股权结构没有得到一分钱的分红。如果想出售股权,也只能按兴泰集团的净资产折扣后卖给万隆一派的双汇大股东。

据报道,自年兴泰第一次启动股权退出机制,收购计价规则就逐年下滑,从最开始的1.1倍最终跌至0.7倍,约合万洲国际股价的三折。

令老员工们无法接受的是,万隆的秘书却可以自由买卖。最新的年报显示,万隆前秘书杨挚君已非万隆一致行动人,这意味着其年增发所获的股份可以自由流通。

公开数据显示,万隆向来对自己以及双汇的持股股东不薄。收购美国最大猪肉肉制品厂史密斯菲尔德后,万洲国际公开给万隆和杨挚君6.8亿美元的奖励。

然而,最令外界争议的事情还是双汇的分红策略。

今年开年,双汇发展抛出总计58.21亿元的分红公告。在此之前,年三季度,双汇发展已分红22.17亿元。

简单计算,双汇发展年全年的现金分红总额达到80.36亿元,为全年净利润的.49%。

这并非偶然,年至年三年间,双汇发展的分红金额分别为36.3亿元、47.84亿元、33.19亿元,分别占当期归属于上市公司母公司净利润的比率为84.67%、97.4%、61.04%。

换言之,四年时间,双汇发展累计分红就分出了.69亿元。从现金流情况来看,双汇的确有着发钱的底气:年年底账面经营性现金流净额88.22亿,年内完成了70亿定增。

饶是如此,面临转型压力的双汇如此豪横分红还是引发投资者质疑——双汇是否成为了大股东的提款机。

在万洪建看来,八旬的老父亲已经成为公司发展转型的阻碍。

对于自己被撤职一事,万洪建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实际上是其父万隆“终于”找到了

一个契机。

4

“太子谏言”之难

矛盾始于年11月,在一次视频会上,万洪建“口无遮拦”,直言公司的美式产线连年亏损,并非一门“好生意”;相反,公司应该发力发展中式肉制品……

“美式产品已被市场证实不是正确的方向,可以抛开不理”“把这个新行业(中式产品)当作新生婴儿去培育,不要在这个婴儿身上压上成年人一样的重担”。

在万隆看来,万洪建的话里有两重意思,一是彼时收购美国企业的战略存疑,二是指责自己思想僵化,不懂创新。

万洪建对媒体透露,从那时起,他就已经被父亲架空,手中无任何实权。“去年11月会议后,他更想要罢免我,我在公司的业务操作权已经被剥夺,基本上是水火不相容。”

据悉,万氏父子二人对于史密斯菲尔德的矛盾早就有之。万洪建曾谏言,美国业务基本已经成熟,没有太大的发展空间;交易过于庞大,一旦出现问题,可能我们发源地业务也会受到严重破坏。

这一谏言被视为“忤逆”,万洪建辞职。

有业内人士认为,当时双汇杠杆收购史密斯实际上有着更为实际的考量。年,因疑似瘦肉精喂养的猪肉流入双汇下属的一个屠宰场,双汇股价大崩,口碑遭遇严重危机。

但对于双汇而言,解决这一问题没有捷径,除非自建生产体系。从当时的经验来看,在国内自建生猪养殖条线是费力不讨好的生意。适时,史密斯进入了双汇的视野。

史密斯拥有相对成熟的生猪养殖体系以及较低的养殖成本,同时,其还拥有双汇渴求的西式肉制品生产工艺。多位业内人士认为,收购史密斯对于双汇而言,利大于弊。

但随着疫情以及非洲猪瘟爆发,万洪建负责的海外业务板块受到了极大冲击。

年的非洲猪瘟,导致生猪供应急剧减少,因此全年双汇发展生猪屠宰量同比下降近20%,尤其是当年4季度屠宰量同比下降约55%。

年,双汇发展的屠宰量大幅下滑44.52%,屠宰量约为.34万头。整个行业来看,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年我国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同比下滑率约为16.92%。

反映在万洲国际上,其业务下滑更为明显。

财报显示,年,万洲国际经营利润17.29亿美元,同比下降14.9%;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为9.73亿美元,同比减少29.4%。

今年第一季度,万洲国际的猪肉业务经营利润下跌70.3%至万美元。其中,中国市场经营利润下跌19.4%;在美国,其经营利润下跌93.4%,主要是因为原材料成本的涨幅大于猪肉价值。

从整个猪肉行业的产业环节来说,上游的是饲料产业、中游是养殖产业、下游是屠宰和流通产业。随着时间推移,与年时相比,国内的产业结构已经相对完善。当猪周期下行时,美国猪肉的价格优势不复存在。

在万洪建看来,海外业务面临的问题还有产品认可度。据了解,双汇花费数亿元打造的美式食品产线每年均亏损1到2亿元。

时至如今,尽管万洪建对公司业务仍存很多想法,双汇也已经与其无太多关联。留给资本市场的,仅有万隆将让位于谁的诸多想象。

责任编辑

曹婧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xiadushibao.com/hxdsbyx/155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