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辽田尖山发现一处烧制陶瓷的早期龙窑遗址,专家认为其将为泉州烧造陶瓷的历史前移添加新的佐证。前日上午,来自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和河南、浙江、江西等多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以及福建的20多名专家,齐聚永春,对遗址进行参观考察。
专家现场考察窑址
经考古定名,该遗址为永春苦寨坑原始瓷窑址。昨日中午,专家达成初步意见:此次永春苦寨坑窑址发掘,共揭露9条有叠压打破关系的龙窑遗迹,出土大量商周时期原始瓷标本,地层关系清楚,对研究我国龙窑及瓷器起源有着重要意义;窑炉遗迹保存较好,结构清楚,产品种类、纹饰较丰富,是我国商周时期一处非常重要的原始瓷窑址。
古瓷上的精美纹饰
分析:出土大量原始瓷工艺达一定水准
苦寨坑窑址发掘出土了大量陶瓷器标本及一件石器,陶瓷器中绝大部分为原始瓷和窑具。专家们对标本进行考证,初步推断该窑址原始瓷器形有尊、罐、豆、钵、纺轮等。
由于处于原始瓷形成初期,不少标本看起来更像陶器。对此,中国古陶瓷学会副会长、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书记研究员沈岳明解释,原始瓷可根据胎料、烧制温度、敲击声和比重等多个方面判断,陶烧成温度为℃——℃,而原始瓷一般会达到℃以上,通过对苦寨坑窑址的初步考证,其炉温可以达到℃以上。海都记者在一份对标本的成分分析发现,介福当地瓷土富含伊利石矿物,具有良好塑性、成型性能,并具有可降低烧成温度和独立成瓷特性,因此可用单一介福瓷土来制作原始瓷。
而更令专家们感兴趣的是标本上的图案花纹和制作工艺,中国古陶瓷学会副会长、福建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栗建安表示,不少标本显示有明显分段制作痕迹,证明当时工艺已较复杂,能制作较大器型,而大器型有多种纹饰的原始瓷器,在当时可能不是普通人家都能用得起的。
猫头鹰状古瓷标本
年代:初判为商周时期将做进一步检测
海都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国内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古窑址为浙江湖州瓢山窑址,时代可追溯至夏晚期,苦寨坑窑址的年代是否能改写记录?
专家们经过比照夏商周其他窑址标本,从标本纹饰、纹饰组合、制作手法等方面初步判定,苦寨坑窑址的年代为商晚期到西周早期,但也有专家持不同意见。
对此,泉州市博物馆馆长陈建中表示,此次发现填补了中国原始瓷考古的不少空白,这一点获得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肯定;下一步,考古队将对窑床底部含碳粒较多的土壤进行取样并送往专业机构进行碳14测定,同时结合热释光、标本成分、烧成温度检测等,进一步测出该窑址的具体年代。
保护:将申请“国保”建陶瓷博物馆
昨日的研讨会上,专家们一致建议对周边地区进行系统调查,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并对已揭露的遗迹采取保护。中国古陶瓷学会会长、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院专家王莉英表示,苦寨坑窑址完全具备申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要素。
海都记者从永春县政府了解到,苦寨坑窑址申请“省保”、“国保”的工作已经启动,接下来,他们将尽快启动保护方案并请专家认证后实施。而泉州考古队也透露,在苦寨坑窑址进行考古发掘的同时,还在周边的山坡进行局部调查与勘探,新发现多处同时期的遗址,如果进一步发掘,或可能发现更早窑址。
苦寨坑窑址所在的介福乡,是永春县陶瓷之乡,目前人口近万,拥有大小瓷企近百家,昨日记者于研讨会获悉,为了发扬介福制瓷文化,当地一家企业将出资建介福陶瓷博物馆,推介永春陶瓷文化。
来源:海峡都市报 记者陈紫玄文/图
北京根治白癜风医院如何治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