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记者马嘉文/图)猪肉价格一降再降,本轮养猪的“最佳时期”已经过去。从养猪向杀猪、卖肉业务延伸或是养猪大户们破解本轮“猪周期”下行困境的方式之一。那么,屠宰和肉制品加工业务能为养猪大户们分摊现阶段的压力吗?中国商报记者进行了实地调研。图为新希望六和位于北京的屠宰厂新希望六和的应对之策“我们现在每天能屠宰约头猪,正常情况下工厂一天能屠宰超过头猪。”北京千喜鹤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于培告诉中国商报记者,工厂屠宰的猪大部分来自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希望六和)自养基地,但受生猪调运政策影响,工厂的产能还未能完全利用起来。北京千喜鹤食品有限公司是新希望六和下属的肉类屠宰、加工企业,年销售收入已超过50亿元。据了解,新希望六和目前在辽宁沈阳、北京平谷、河北南宫有三家千喜鹤屠宰厂,设计产能合计万头,另外其在山东德州还有一个在建的万头产能的屠宰厂项目。新希望六和相关负责人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发展屠宰加工业务可以适度缓解生猪价格下行对公司的整体影响。除了屠宰业务,肉制品加工也被新希望六和视为显著的利润点。在新希望六和北京平谷食品产业园区内,肉制品加工企业紧挨着屠宰企业,屠宰、分割好的猪肉很快就被送进加工厂,做成火腿肠类、低温灌肠、熏煮香肠、酱卤产品。成都希望食品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总经理张晓林告诉中国商报记者:“加工车间的产能约为吨,北京分公司的年收入约为3亿元,利润在万-万元左右。有的单品我们已经做到了市场第一。”工作人员正在对屠宰后的生猪进行分割适度缓解猪价下行压力当前不断下降的生猪价格导致养殖利润大幅缩水。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6月的第二周,全国个县集贸市场上的生猪批发均价为16.24元/公斤,同比下降45.4%。据定点监测,5月生猪养殖场户亏损面为9.7%。而根据5月的销售简报,温氏股份、正邦科技、新希望和天邦股份等头部上市猪企当月的生猪销售价格均在18元/公斤左右,这意味着,当前的生猪价格已经跌破部分企业的养殖成本线。随着生猪产能恢复,对企业来说,养猪的最高盈利点早已过去,向屠宰、加工延伸能否缓解生猪价格下降带来的压力呢?新希望六和相关负责人表示,发展养殖下游端的屠宰加工业务可以与养殖环节的生猪价格波动形成对冲,适度缓解猪价下行给公司造成的整体影响。“在猪价下行周期时,优秀猪企可以通过成本优势实现跨周期成长的逻辑依然存在。此前已经有同行业的优秀企业在猪价下行期股价逆势增长。龙头企业的真正优势不在于跟着周期波动,而在于依靠先进的生产经营模式,实现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能在猪价高时比平均水平挣得更多,在猪价低时别人亏损公司还能不亏,或者即便大家都亏损公司能少亏。”上述负责人表示。值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xiadushibao.com/hxdsbls/14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