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年夜饭美食荟萃,浓郁的乡土

离年春节还有11天了,尽管大家多数人还在上班,年味却早就开始了,四川人在全世界各地都很多,有人戏称,有人烟的地方就有四川人。

春节临近了,很多人已经开始往家的方向出发了,即使没有出发,心也早已在路上。

回家与父母团聚,在大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年夜饭,不单单是一种仪式感,更是充满着浓厚乡土气息,与妈妈闲聊些生活琐事,与爸爸聊些人生规划,无论是否衣锦还乡,在外漂泊,家是牵挂,家也是归宿。

川菜是美食领域的主要菜系,谈不上高大上,有人说,川菜被散步在全世界各地的“苍蝇馆子”,给打败了,这个不做讨论,但很多川菜品种都家喻户晓,尤其是很多小吃和“江湖菜”,渗透到了全国乃至全世界各地,说川菜是最富创新精神的菜系,我想应该没有争议。

春节,对于四处漂泊的四川人来讲,尤为重要,也特别重视,四川人年夜饭就更加讲究了,不单要求色香味营养俱全,而且,每一道菜都是有寓意的,充满的吉祥好兆头色彩。

一,我们先说说常规菜,也就是几乎每家每户都有的菜。

1、香肠

香肠是四川人团年饭上不可缺少的美食,主要有麻辣香肠和广味香肠两种,过年前家家户户都要灌几斤香肠,各家的窗台阳台上挂上一条条整整齐齐、红白相间、泛着诱人油光的香肠,简直就是在炫富。对四川人来说,没有香肠,就没有过年的感觉。

以往每家做出来的香肠味道都不一样,因为每家调料配方都有区别,千家千味,后来大家觉得很麻烦,慢慢的许多家都是在农贸市场灌装香肠,同样的配方同样的味道,吃不出家的味道,更找不到妈妈的味道了,这样的简单粗暴做法,没有了传承,年味就淡了。

2、腊肉

总有其它省份的朋友问我,腊肉和火腿的区别是什么,有很多区别,肉的部位,制作的方法,吃起来的口感都不一样,最大的区别,四川的腊肉有一个烟熏的流程,而且一定要用柏树枝熏制,这样做出来的腊肉有树脂的香味,非常特别。

腊肉,顾名思义就是在腊月做的肉,本来是年底杀猪后一种肉类的储存方法,挂在柴火灶上面慢慢熏制出来的,等到第二年再取下来吃,这就叫老腊肉,和老腊肉相对应有个流行词,就是今天常说的“小鲜肉”。

4.香碗

香碗在四川有的地方也叫头碗,这个香碗也是四川民间宴席“九大碗”里面的主菜,是最大的那个碗,一般会放在整桌菜的中间。可见其地位的重要,

香碗其实就是有很多食材组合起来的,里面包括酥肉、粑粑肉(用煎出来的鸡蛋皮包裹的肉丸子)、木耳、黄花,芋儿、素材在最下面,中间放酥肉,最上面一层是肉丸子或粑粑肉,摆好后放入上汤,入笼蒸熟。看上去上黄中白下肉色,层次分明,吃起来真是清香、酥软、味鲜。

5.烧白

烧白分甜烧白和咸烧白,同样属于四川传统宴席菜“九大碗”里的硬菜,咸烧白有点像客家菜里面的梅菜扣肉,最大的区别是,一个是梅菜,一个是芽菜,后者口感更好,我祖籍梅州,在四川长大,两个菜我都喜欢吃,梅菜属于干菜类,芽菜属于腌菜类,所以是不一样的。

甜烧白和咸烧白都属于蒸菜类别,简单点描述,甜烧白就是肉下面是糯米饭,上面的肉片也有夹豆沙的,叫夹沙肉,也有很多在上面点缀水果罐头的水果,叫樱桃肉,这个樱桃肉和成都人说的樱桃肉不是一样的东西。

6.鱼

大年三十上午,市场里卖鱼的档口是最火爆的,吃鱼,新鲜很重要,要想年年有余,连夜饭离鱼是必须的,不管你是做红烧鱼,松鼠鱼,清蒸鱼,糖醋鱼,有一点是必须的,就是一定要整条鱼烹制出来,这样才是最好的寓意。

二,卤水

真正美味的卤菜,是不需要拌调料,最多也就是蘸点辣椒面。

最好的卤翅膀不是鸡翅,也不是鸭翅,而是鹅翅,也把他叫做“大转弯”,只有鹅翅肉才丰厚,连夜饭菜品丰富,第一个下手吃的一定是卤菜,可以一边聊天,一边啃鹅翅,啃完肉后,还喜欢把骨头咬破,吸里面的骨髓,如果啃的不干净或者没有完成整个环节,是会被人笑话“不懂吃活”的。

猪耳朵最好的吃法是卤水,什么红油耳片,大刀耳片都是浮云。

四川人的卤菜,很多人也叫“下酒菜”,有卤心舌,郡肝,猪尾巴,牛肉,猪耳朵,小肚,

三,海鲜

四川因为远离海边,随着运输的便捷,春节连夜饭桌上也有了海鲜,四川人吃海鲜品种不多,主要是虾蟹。

1.白灼虾

为了照顾一家老小的饮食需求,虾的做法最多的是白灼。

2.香辣蟹

香辣蟹是四川人按自己的口味烹制的一道海鲜,是流行很广的一道江湖菜。有个很奇特的现象,所有靠海居住的地方,传统口味都不食用辣椒,我见过最没法吃辣味的是福建人。但四川人用辣椒去诠释海鲜的鲜美后,这样的做法居然全国各地都流行起来。

四,砂火锅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实很多春节连夜饭桌的菜,平时也经常吃了,不觉得有什么,作为四川宜宾长大的我,唯有砂火锅最解乡愁。这也是最有年味的美食。

砂火锅首次使用前须“熬锅”,没有经过熬制的锅是没法使用的,一般以米汤入锅熬煮,以填塞砂锅上那些肉眼难察的沙眼,这样在正式使用时才不会漏汤渗油。最地道的砂火锅,是使用了很多年的老锅,因老火锅经多年烹煮食物后,锅体已吸足了油水和滋味,再次使用时便不会“吃油”,这在上个世纪那些食物匮乏、肉和油都须凭票定量购买的年代,是主妇们非常重要的生活窍门。土陶富含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和多种矿物质,热量传导慢,温度恒稳,加上经年吸附的香味油气,烹出的食物味道当然更加醇厚,与那些家传的老卤肉汤和老泡菜水有异曲同工之妙。

砂火锅因为制作过程时间长,所需原材料品种也多,就连砂火锅的锅也不是到处都有卖的,很多人家里的砂火锅已经和家人们过了很多个年了,也叫老火锅了。正是因为这样,春节的连夜饭,中间放上一个热气腾腾的砂火锅,即保温,又美味,关键里面的菜老少皆宜,几代人都会喜欢。

砂火锅的锅底是猪棒子骨和鸡肉熬煮成的高汤,里面分层摆放有香芋,黄花,木耳,海带,墨鱼,猪蹄,鸡肉,排骨,粑粑肉,酥肉。在炉堂中加入烧红的杠炭,慢火炖煮,待锅中荤素融汇、汤浓料熟,再加入圆子续煨20分钟,即可开盖食用。

大年三十的连夜饭,大家围锅而坐,自锅中从上而下、先荤后素逐层拈食,且不可乱翻乱挑,否则是要遭到家长瞪眼甚至筷子敲头的;待锅中炖品吃得差不多时,可加汤涮食粉条,以及碗豆尖。

如果你去问四川人,春节期间什么蔬菜最贵,一定会回答你,豌豆尖。春节期间有肉有酒不算啥,有一盘嫩绿的豌豆尖才完美。

听人说以前有的重庆人,在成都出差,会在成都买两把豌豆尖带回去,那个时候,成都到重庆无论火车还是汽车,都需要近10个小时,这样的传说,不管你们信还是不信,反正我信。

五.拌菜

1.拌折耳根

一顿丰盛的连夜饭,没有一盘凉拌折耳根,还称不上完美,这个菜初食时你会觉得味道很奇怪,一旦多吃机会,你一定会迷上它,在四川人心目中没有什么问题是一盘凉拌折耳根解决不了的。传统的连夜饭都比较油腻,折耳根刚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在非典期间,有人传说折耳根可以预防非典,我见过有人跟牛吃草一样吃折耳根。

2.泡菜

四川人喜食泡菜由来已久,这道菜在连夜饭里也是不可缺的,这道菜和贫富没有任何关系,只和你是不是地道的四川人有关系。

我家里有一个泡菜坛子,陪着我从成都到西安,西安到成都,成都到重庆,重庆到昆明,这期间搬了10多次家,很多东西都扔掉了,唯有泡菜坛子一直保留至今。四川人喜食泡菜,早已超出了美食的范畴,这哪里是泡的一坛子泡菜啊,那是保存的故乡的味道。

又是一年春节到了,在外漂泊的人,总会让人想起一桌美味的连夜饭,有人说现在物质丰盛了,很多菜平时也在吃,没有了渴望,其实这不是问题的本质,连夜饭让我们期待的是家的味道,无论菜品有多美味,离开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都没有过年的味道。

人和人之间情淡了,吃什么都没有味道。

很怀恋小时候过年的感觉,一边“偷嘴”,一边被母亲“呵斥”,那样一种过年的感觉。和让不让放鞭炮无关,和吃什么无关,和年味有关。

我是“一直漂泊的猪”,提前祝大家过年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xiadushibao.com/hxdsbys/158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