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能治的好吗 https://m.39.net/pf/a_4549560.html
火锅煮的是食物,也是人情领悟
热气腾腾的火锅作为冬天里最治愈的国民美食
没有什么是一顿火锅搞定不了的事情
如果有,那就两顿
实在不行,整个鸳鸯锅
没有一起“洗过筷子”(吃过火锅)
不足以谈交情
火锅,好像是一个最没有脾气的百搭:
夏天吹着空调吃,叫“安逸”
冬天更要吃得淌汗,叫“温暖”
重口的可以解锁“超级辣”、“地狱辣“
叫“巴适得板”
清淡的也有菌菇高汤鲜甜养人
叫“睇上去好好食”
不同的汤底、蘸料、食材搭配出各种组合里
藏着一个派系复杂、有情有义的
火锅江湖——
热辣澎湃的川渝火锅
古朴气派的铜锅涮羊肉
精细鲜美的广式打边炉
还有国外各式环肥燕瘦的新奇火锅
①川渝火锅
油里乾坤大,辣中日月长
左手江湖右手烟火
这才是生活
在中国的火锅江湖里
四川火锅和重庆火锅就像是少林和武当
武林之尊,不用出手,江湖上到处都是他们的传说
《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
出炉了中国火锅二十强榜单
20个席位中,四川重庆占去了半壁江山
火锅大佬的地位无可撼动
四川火锅和重庆火锅的区别是什么?
别!
永远不要去和四川人或者重庆人或者进阶吃货
讨论这个问题
他可以一边捞脑花一边跟你聊上一个月
你只要知道
麻辣锅这种东西
早已成为麻婆豆腐、宫保鸡丁之后
又一个被外国人追捧的中国味道
②北京羊蝎子\铜锅涮羊肉
能与麻辣锅共称“绝代双骄”的就是它了
虽然没有热辣红油
但是北京人微微一笑:
没有经历过冬天的人不懂什么叫火锅
涮羊肉必是红铜炉子
中间烧炭,气派非凡
羊肉切薄片轻轻翻滚几下即可
就“涮”的仪式来说
用户体验感极强
外地人初识老北京铜锅涮肉
往往最不解的是这汤底:
两段葱三片姜,就算相当讲究了
再多了没有
或者就是为了遮味儿
铜锅涮肉之所以称之为涮羊肉
因为主要以羊肉为主
其他皆为衬托
羊肉一物
在冬天吃最是温补驱寒
在北方汉子看来
无论何等山珍海味
在这风雪的凛冬,都比不上羊肉
吃完了红光满面、热从心起
③广式打边炉
实在是火锅届的一股清流
广东人把吃火锅叫做“打边炉”、“打甂炉”
听上去很好理解
围炉而食,人在炉边,所以叫作“打边炉”
养生汤底、砂锅保温、肉丸是标配
这里想说的是打边炉里一种特别的火锅——
粥底火锅
用粥代替汤料来做火锅底料
待粥煮到滚开,下各类配菜
煮出来的肉菜都带着扑鼻粥香
当然,看起来是白粥
暗地里也是加入了海鲜和鸡高汤熬煮
肉类鱼虾蔬菜统统排好队入锅
齐聚山珍海味
绝不辜负广式料理选料广泛、善用生猛海鲜的特点
除了中国
全世界也有很多风味诱人、骨骼惊奇的火锅
做为一个合格的美食爱好者
要有挑剔的舌头,也要有兼容并包的胃
列入清单,马上把他们吃掉
No1:日式锅料理
sukiyaki(寿喜锅)
牛肉火锅寿喜烧几乎是日式火锅的代表
酱油、糖、味淋煮成汤底,汤汁浓郁
日本的寿喜锅是一定要蘸生鸡蛋的蛋液食用的
据说是因为肉片夹出锅的时候很烫
不能立刻食用
等太久又会影响牛肉的味道
于是人们便用来蘸蛋液
达到冷却的效果
又可以抵消牛肉的腥味
嘿嘿,更有说法是
牛肉和鸡蛋在以前都属于昂贵的食材
这样食用更能体现“高级感”
No2:韩国部队火锅
\Johnson汤
韩国战时食物紧缺
当地居民只能用美军剩余的香肠、火腿
加入泡菜一起煮
从此就有了部队汤
后来演进而成部队火锅
将起司、火腿、香腸、泡面(韩国人称之为拉面)
蔬菜、辣醬...等食材,通通丟进锅里一块煮
一份部队火锅中既有火腿和香肠
又有甜丝丝的卷心菜
还可以加入Q弹的年糕
那又甜又辣的味道
堪称韩国最具代表的美食
No3:瑞士奶酪火锅
cheesefondue
瑞士人爱吃奶酪
于是就发明了以瑞士奶酪味主要原料的特色菜
奶酪火锅就是其中之一
只是,这是火锅吗?
颜值也太高了吧
据说以前在瑞士阿尔卑斯山的小村落
每到冬天就交通断绝
村民物资紧缺
只有把剩余的奶酪碎煮成一锅
蘸面包来吃
就成为了今日的奶酪火锅
把食材包裹住化掉的芝士
光看图片口水就止不住了
“芝士就是力量”真不是吹的!
(再放一张图勾一下诸位的馋虫嘿嘿)
别人家的吃火锅的意境是这样的
和吃重庆火锅绝对是两种画风!
看到这样美食美景
真的很想大声的呼喊:
我爱火锅!
限于篇幅
和小编越写越饿的胃
只好匆匆结束今天的火锅之旅
其实
不管吃过多少火锅
可能最好吃的
永远是家里咕嘟咕嘟冒着热气
和家人朋友围炉而坐的那一锅
无需过多讲究
不用拘泥正宗与否
吃的就是一个自在随意
最懂彼此的偏好
爱吃的菜总夹到你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