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陵客家烫皮,有人在里面加了这种东西,竟

白癜风哪家医院治疗好 http://www.xftobacco.com/

烫皮又称粉皮,是湖南省炎陵县、安仁县、江西省赣州等地的特产,是大部分客家人的一种特色小吃,但是有人因为在里面放了一个东西,瞬间就让这个小吃变得不一样了,具体是什么东西呢,在文章的最后一张图可以看到!下面由我来介绍这一下制作过程和方法,看看我们客家人到底把这个简单的小吃玩出了什么花样!

首先在制作的时候,一般我们都会用新米,石磨磨浆,把手工磨好的米浆倒入米桶里,要制作的时候,用勺子舀一勺摊入一个特制的圆形簸箕里弄均匀,然后放入锅中旺火蒸5分钟,等到变成了半透明米粉皮,后面还有一道重要的工序,后面会介绍。成品的烫皮入口有一丝米香,放凉后烫皮会变的柔韧,味道也是非常的香味独特。

在炎陵城乡均有烫皮摊、店,制作烫皮之传统习俗以炎陵县沔渡、十都最为流行。几乎家家必备。现多以现食为主,佐以香料调制,价廉味鲜,闻名县内外。老一辈多习惯将新鲜烫皮晾干备用,有的用油炸,有的用沙炒,常为客家人迎亲送客之佳品,是我们当地非常有特色的一道小吃,普遍作为早餐。

表面上看烫皮与凉皮有点相似,但烫皮用料是稻米,凉皮用料以面粉为主,且由于加工方法不同,配料不同,味道有天壤之别!某些时候,倒与广东的肠粉更为接近,但是口感天壤之别,炎陵客家烫皮在口感上,还有吃法上更具客家特色,到底有什么不同呢,我会在制作的最后一步进行详细解说。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烫皮的加工过程,首先是选米:烫皮的主要材料是大米,但是大米又分为很多种,按收获时间区分有早稻米、中稻米和晚稻米。早稻米是夏季收的谷子,晚稻米是冬天收的谷子。

早稻米和晚稻米的区别在于,用晚稻米做的饭比早稻米做的饭更好吃,更香。但是,如果做烫皮的话,我们一般都是用早稻米,因为早稻米磨出来的浆做烫皮没有晚稻米的那么粘。

然后洗米,选好了大米,下一步就是洗米,洗米的时候要最好把米搓的白白的,反复洗几遍,不要偷懒哦。洗完之后,下一步就是浸泡。很多人都知道,用“草木灰水”(实际上就是土制的“碱水”)泡过的米做的烫皮更好吃。而又以用黄荆烧的灰泡水过滤浸泡出来的米做的烫皮口味最佳。另外,用油茶子壳,板粟壳,花生杆,豆杆这些东西烧的灰也可以加水过滤出来浸泡大米。

泡的时间最为8-12个小时为宜,泡的时间不够,打出来的浆很粗,泡的时间久了,小心米会馊哦。泡的时间差不多了,接着就是打浆。以前没有机器,大家都是石头磨的浆,磨出来的浆比用机器打出来的浆效果是不一样的,不过现在很少用石头磨的了,那是很辛苦滴!

原味的烫皮有2种,白的和青的。(之所以叫原味,因为现在好多烫皮都不知道加了什么东西,还有其它颜色的,不过这些都是炒的或炸的,不是现做现吃的),青色的是打浆的时候加了韭菜,(PS:韭菜要先切碎来),黄色的可以加槐花。

浆打好了,最后一步就是蒸了。和磨浆的性质一样,用铁皮蒸出来的烫皮和用“簸箕”蒸出来的烫皮口感也不一样。 簸箕是竹子做的,在高温和水蒸气的作用下,能够产生一种竹子特有的香味,也就 增加了烫皮的香味。所以会吃的人都喜欢吃用“簸箕”蒸的。

我觉得最难学会的就是这个,把浆均匀的转成一个大大的圆圈。然后可根据自己喜欢的口味,加些其它的东西,不止的是鸡蛋和火腿肠哦!还有萝卜丝,酸豆角,肉粒,笋干,花生米,煮烂的菜豆,海带丝,榨菜,豆腐皮等等。这些一般是事先炒好的,可以包到烫皮里面去蒸,但也可以出锅之后再加。

就这样2个簸箕左右交替地蒸。蒸的火候也很重要哦,火候要大,烫皮在锅里会像气球一样“吹”起来!这样就熟了有机会你们可以去看看蒸烫皮的大妈大婶,掀锅盖的时候是不是可以看见里面的烫皮“飞”起来,然后又瘪下去。炎陵城区摊位也有专门定制了烫皮蒸车,稍微方便一点,在乡下大多都是用锅蒸。

这样出锅的烫皮一般都是当早餐吃。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吃法,根据不同口味,可随意加自己喜欢吃的配料,辣椒油、花生米、土豆丝、萝卜干、香菜,芝麻酱等等都可以,也可以把烫皮切成段或丝,再放些辣椒,大蒜,炒的时候多放点油,随意炒几分钟可出锅,真的很好吃哦,还有竟然丧心病狂的在烫皮里面加鸡蛋加火腿肠,真是做成了烫皮中豪华版,小编实在是佩服,吃土的我只仰望土豪!

当然,我们还有喜欢吃烫皮的朋友会把它切成米粉,开水一烫,用豆芽还有油豆腐还有胡萝卜丝加上肉炒个菜加码子,盖上去,那味道~~妙不可言!在我小时候,更多的情况下烫皮是要晾晒干后储存起来,在适当的时候采取炒,油煎等方式加工后招待客人的,说了那么多,小编早已饥肠辘辘,写文章不易啊,有路过朋友们都点个赞再走,欢迎评论转发收藏,最后问一下,你吃烫皮会喜欢加什么码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xiadushibao.com/hxdsbyx/165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